题目内容

【题目】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指导下对碳酸钠、碳酸氢钠进行了深入的探究。

实验探究Ⅰ:碳酸钠、碳酸氢钠受热能否分解

【实验步骤】

(1)在两支试管里分别装入适量的碳酸钠、碳酸氢钠粉末,并在试管内壁粘贴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

(2)按下图连好实验装置,并调节杠杆处于水平状态。

(3)点燃酒精灯,先加热左端试管里的碳酸钠2分钟,杠杆保持水平,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不变色。说明碳酸钠受热_____(填“分解”或“不分解”)。

(4)然后加热右端试管里的碳酸氢钠2分钟,发现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变成红色、杠杆的右端_____(填“上升”或“下降”),说明碳酸氢钠受热分解。

【拓展延伸】

(1)验证碳酸钠、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也可用下图所示的装置。在加热过程中,观察到A试管中无明显现象、B试管中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乙物质是_____(填写俗称)。

(2)结合以上实验现象及质量守恒定律,完成碳酸氢钠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

实验探究Ⅱ:碳酸氢钠受热后残留固体的成分

【提出猜想】

根据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不难作出如下3个猜想:

①仅有碳酸氢钠;②仅有_____;③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

【实验验证】

(1)取碳酸氢钠受热后的残留固体1.68 g,充分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再次称量固体质量,约为1.23 g。

(2)通过推算可知,猜想_____成立。

【答案】 不分解 上升 小苏打 2 NaHCO3 Na2CO3 + H2O+CO2 碳酸钠

【解析】根据实验现象分析解答;碳酸氢钠分解碳酸钠、水、二氧化碳;

【实验步骤】(3)点燃酒精灯,先加热左端试管里的碳酸钠2分钟,杠杆保持水平,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不变色。说明碳酸钠受热不分解;

(4)然后加热右端试管里的碳酸氢钠2分钟,发现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变成红色、杠杆的右端上升,说明碳酸氢钠受热分解。

【拓展延伸】(1)在加热过程中,观察到A试管中无明显现象、B试管中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乙物质是小苏打;

(2)碳酸氢钠分解碳酸钠、水、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NaHCO3 Na2CO3 + H2O+CO2↑ ;

【提出猜想】②仅有碳酸钠;

【实验验证】(2)假设残留固体全部是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的质量设为x。

2 NaHCO3 Na2CO3 + H2O+CO2↑ ;

168 106

1.68g x

x=1.06g

由于充分加热一段时间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23 g可知,残留固体不全部是碳酸氢钠,也不是碳酸钠,因为碳酸钠受热不分解,质量不变,故残留固体是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因此填③。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下水道堵塞是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管道通”可使堵塞的管道畅通无阻。某同学对此很好奇,于是想探究“管道通”中物质的成分。请一起探究:

【提出问题】“管道通”中的物质是什么?

【查阅资料】

(1)下水管里的淤积物主要为油污、食物残渣、毛发等。

(2)氢氧化钠是强碱,能去除油污,腐蚀毛发一类的东西,常用于疏通管道。

(3)铝粉呈银灰色。

铝与酸、强碱溶液都能反应放出氢气,同时放出大量热。

①铝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②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Al+2NaOH+_____═2NaAlO2+3H2

【猜想与验证】打开一盒“管道通”,内有一袋白色固体颗粒和一袋银灰色粉末。

(1)猜想:银灰色粉末为铝粉。

实验:取该粉末分别置于两支洁净的试管中,向一只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另一只中滴加__溶液,都产生大量气泡且试管外壁温度明显升高,点燃反应产生的气体火焰呈淡蓝色。

结论:银灰色粉末为铝粉。

(2)猜想:白色固体颗粒为氢氧化钠。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①将几粒白色颗粒放在玻璃片上,放置一会儿。

白色颗粒潮解

②将几粒白色颗粒放入盛有少量水的试管中,并用手触摸试管外壁。

____

③向步骤②得到的溶液中放入一段羊毛线,加热一段时间。

羊毛线逐渐消失

结论:白色固体颗粒为氢氧化钠。

【应用】(1)使用“管道通”时,先将银灰色粉状固体添加入被堵塞的管道中,再加入白色固体颗粒,倒入一杯水,堵上管道口。管道内可能出现的现象是____。(填序号)

A.管道内温度明显升高 B.产生大量气体

C.管道被疏通 D.气体燃烧后,火焰成淡蓝色

(2)该“管道通”中的两种物质必须分开保存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管道通”必须密封保存的原因(用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