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元素周期表中前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硫原子的核电荷数是________。在化学反应中,钠原子比较容易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成为________(写微粒符号)。
(2)在第二周期中,该周期中共有________种金属元素,该周期中______(填元素名称)元素的原子结构最稳定。
(3)笫17号元素与笫12号元素的原子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4)已知锶(Sr)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问题:
①图中x= _____,锶原子核内质子数为____。
②锶在元素周期表中,应排在______周期,在第三周期元素中,与锶化学性质相似的是元素______。
【答案】16 失去 Na+ 两(或2) 氖 MgCl2 2 38 第五 Mg
【解析】
(1)硫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6,则核电荷数为16;钠原子的最外层为1个电子,所以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的电子而形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钠离子;离子符号为Na+;
(2)根据周期表中,可知在第二周期中,该周期中共有两种金属元素,即锂元素和铍元素;第二周期中最外层电子数是8个电子的结构为稳定结构,故第二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Ne;
(3)17号是氯元素,常显-1价,12号是镁元素,常显+2价,二者组成的化合物是氯化镁,其化学式为MgCl2;
(3)①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即38=2+8+18+8+x,解得x=2,锶原子核内质子数为38;
②通过上表分析可知,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与周期数相同,锶元素的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层,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5周期;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在第三周期元素中,与锶化学性质相似的是Mg元素。
【题目】实验室中可以用高锰酸钾、过氧化氢、氯酸钾来制取并收集氧气。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结合下图所提供装置完成下列表格
填写内容 反应物 | 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 实验装置(填字母) |
高锰酸钾 | 例: KMnO4K2MnO4+MnO2+O2 | |
过氧化氢(二氧化锰) | _________ | _______ |
氯酸钾(二氧化锰) | _________ | _______ |
(2)请结合上图回答问题:
①写出甲所指仪器名称:甲_______;
②检查B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向长颈漏斗中加水至末端浸没在水面以下,从导管处向外抽气,若观察到_______,则气密性良好;
③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装置与其他两种方法的装置相比具有的优点________(写出一条);
④用如图装置收集O2,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
⑤ 实验室用大理石(固体)和稀盐酸(液体)常温下反应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CO2能溶于水,其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反应),应选用的实验装置为_______。(填字母)
(3)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借助氧气传感器探究微粒的运动,数据处理软件可实时绘出氧气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收集一塑料瓶氧气进行以下三步实验:第一步 敞口放置;第二步 双手贴在塑料瓶外壁上;第三步 将塑料瓶的瓶口朝下,三步实验中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依次为下图中的MN段、NP段和PQ段。
①能够说明氧分子不断运动的曲线是_______。
A.MN段 B.NP段 C.PQ段
②MN段和NP段相比较,说明______。
③随着实验的进行,传感器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时几乎不再变化。
【题目】秋天正是水中莲藕上市的季节。据说多吃可以使人多长“心眼”而更加聪明。同学们对藕孔中的气体成分进行探究。
(1)检验藕孔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及解释 |
A组同学用注射器从藕孔中抽取气体,向所取气体中加入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有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
B组同学采用排水法也收集同样体积的气体,重复上述实验,实验现象不如A组明显,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2)比较藕孔气体和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设计实验)同学们设计如下图所示的方案一和方案二来测定氧气含量。
①实验中红磷应该足量,原因是_____。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②方案二某些方面优于方案一,下列评价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方案二测定结果更准确 b.方案二污染小 c.方案二节约药品
(进行实验)同学们按方案二进行实验。按图组装仪器后,应先_______。
(实验现象)流入的水约占瓶容积的1/10。
(实验结论)______。
【题目】某兴趣小组同学对实验室制备氧气的条件进行如下探究实验:
①为探究催化剂的种类对氯酸钾分解速度的影响,甲设计以下对比实验:
Ⅰ、将3g氯酸钾与1g二氧化锰均匀混合加热
Ⅱ、将xg氯酸钾与1g氧化铜均匀混合加热
在相同温度下,比较两组实验产生氧气的快慢。
Ⅰ反应中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_
Ⅱ中x的值应为______
②乙探究了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度的某种因素。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过氧化氢的质量 | 过氧化氢的浓度 | 二氧化锰的质量 | 相同时间内产生氧气的体积 | |
Ⅰ | 50g | 1% | 0.1g | 9mL |
Ⅱ | 50g | 2% | 0.1g | 16mL |
Ⅲ | 50g | 4% | 0.1g | 31mL |
本实验中,测量氧气体积的装置是____________(填编号)
实验结论如下:在相同条件下,_______,过氧化氢分解得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