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经济快速发展带来了一些环境问题,重金属污染就是其中的一种。为了减小重金属的污染,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名叫海泡石(化学式:Si12Mg8OH412H2O)的物质对水中的重金 属离子有很好的吸附效果,下列关于这种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海泡石不能除去口腔中的异味

B.海泡石当中只含 1 种金属元素

C.海泡石当中元素质量分数最高的是硅元素

D.该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所形成的离子

【答案】A

【解析】

A:海泡石是一种层链状结构纤维状的富镁粘土矿物,是世界上吸附能力最强的矿物质之一,可以用其吸附能力强的特性去除口腔异味,故A错误;

B:根据化学式Si12Mg8OH412H2O,海泡石含有硅、镁、氢、氧等元素中只含有镁这一种金属元素,故B正确;

C:根据化学式计算可得Si12Mg8OH412H2O的元素质量比为(28×12):( 24 ×8):(16×16:(1×28),其中硅元素质量分数最高,故C正确;

D:海泡石中含镁元素这一种金属元素,镁元素最外层为2个电子,容易失去2个电子形成镁离子,故D正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下图是化学兴趣小组在探究盐酸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时的实验操作图, 将溶质质量质量均为 mg 的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分别滴加在 8 个试管中进行探究。

(实验进行):

1)化学组长认为该实验不能完整探究 CaOH2的化学性质,他这么说的原因是_____

2)下列关于实验结果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1 和试管 2 试验后的溶液颜色可能相同

B 实验后的试管 56 的溶液混合,则溶液颜色一定呈红色

C 3 实验后的总质量一定大于 mg

D 实验后某试管中溶液呈红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溶液变为无色。由此推断,该试管中最初盛有的物质是无色酚酞溶液

3)实验进行中,有同学认为实验 3 不需要单独进行,他这么说的原因是什么,用化学方程式说明:_____

(实验分析):将实验后的试管 5678 进行混合处理,对混合溶液进行实验性探究。

4)猜测:混合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指示剂除外)溶液呈无色:

I.NaCl, CaCl2, HCl II.NaCl, CaCl2, CaOH2III. _______

III 的横线处可填

②上述猜测有且只有一个不成立,原因是_____

5)数据若实验前试管 7 中溶质和氢氧化钙完全反应,则将生成的固体物质和实验后的试管 6进行混合,且试管 6中原本的溶质质量为 ngn>2m),则反应后生成的气体质量的取值范围是_____(用含 m,n 的式子表达)

(实验总结):

6)若在试管 6 反应后的试管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探究,用电脑仪器测量密闭容器中的温度和变化曲线,_____溶液中的溶质只有一种。

A A B B C C D 都不是

【题目】某学习小组同学在做“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实验时。对生成物的成分产生了质疑:水和过氧化氢具有相同的组成元素,那么氢气在空气中燃烧除生成水外,是否有过氧化氢生成?带着疑问,该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

[提出猜想]氢气在空气中燃烧除生成水外,还有过氧化氢生成。

[查阅资料]过氧化氢溶液能使无色的淀粉碘化钾溶液变成蓝色。

[实验过程]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将注射器内的稀硫酸注入到盛有锌粒的锥形瓶中

在锌粒表面有___________产生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有过氧化氢生成

点燃生成的氢气,用底部结有冰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用漏斗和试管收集所得液体。向试管中加入_____

氢气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试管中液体由无色变___________

[评价与反思](1)点燃氢气前应先__________________,其具体操作是_____

(2)写出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将氢气燃烧的火焰对冰,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用冰有利于吸收氢气燃烧产生的气体

②用冰创设低温环境,使部分氢气燃烧产生一定量的过氧化氢

有利于生成的过氧化氢在较低的温度下溶入冰融化成的水中,便于收集

[拓展应用]根据推理法,氢气和氧气反应会生成两种氧化物。金属钠也具有类似的化学性质;钠露置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生成________________;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