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我国科学家屠呦哟因发现和研制了青蒿素(C15H22O5)而荣获诺贝尔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青蒿素分子中有11个氢分子
B.青蒿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青蒿素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
D.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
【答案】D
【解析】
A、一个青蒿素分子中有22个氢原子;故选项错误;
B、青蒿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12×15):(1×22):(16×5)=180:22:80,氢元素的质量占比最小,其质量分数最小;故选项错误;
C、每个青蒿素分子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故选项错误;
D、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5+1×22+16×5=282;故选项正确;
故选:D。
【题目】下列实验方法一定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法 |
A | 检验一瓶气体是否为CO2 |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 |
B | 鉴别H2 和CH4 | 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烧杯 |
C | 鉴别澄清石灰水和NaOH溶液 |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
D | 比较Zn、Cu、Ag的金属活动性 | 将Zn和Ag分别放入CuSO4溶液中 |
A.AB.BC.CD.D
【题目】小兰的爸爸承包了一块山地,想种植马家柚等特色农产品。她利用所学化学知识对下列问题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1)这块山地的土壤呈酸性还是碱性呢?是否适合种植马家柚;
(2)以前的承包商在山地中施用过化肥硫酸铵,土壤中是否还残留硫酸铵?
(查阅资料)
1、土壤pH在5.0-7.0之间的均可栽植马家柚;
2、硫酸钡是一种白色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固体。
实验探究Ⅰ:测定土壤的酸碱性
(1)取少量土壤样品,加水充分搅拌后过滤;
(2)用pH试纸测得滤液的pH=6,得出这片山地显_____(填“酸”、“碱”或“中”)性,_____(填“适合”或“不适合”)种植马家柚。
实验探究Ⅱ:土壤中是否含有硫酸铵?
(作出猜想)猜想1:土壤中含有硫酸铵;猜想2:土壤中不含硫酸铵
(进行实验)
操作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取实验探究Ⅰ中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硝酸钡溶液和过量稀硝酸;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滤液中含有_____离子; |
2.另取适量土壤样品,加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 | _____ | 土壤中含有铵盐。 |
(实验结论)猜想_____(填“1”或“2”)成立。
(反思交流)铵态氮肥是农民常用的一种化肥,由上述实验可知在施用铵态氮肥时,应避免与_____性物质混在一起。
【题目】铁和铝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两种金属。某化学小组欲探究铁和铝的金属活动性强弱,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1)小组同学取来相同质量的铁、铝分别放入起始温度相同、体积也相同的10%稀盐酸中,一开始观察到的现象是铁表面有气泡,而铝无明显现象,小明于是得出与课本中相反的结论。小文同学马上提出质疑,你认为质疑的主要理由是_______。一开始铝表面现象不明显,但此时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为了达到实验目的,除了以上条件相同外,你认为还要控制两种金属的__________相同。
(2)他们改正后重新实验,得出与课本相同的结论是____。请写出铁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应用拓展)请再设计一个与上述不同的实验方案,也能得到以上相同的正确结论。
操作方法 | 实验现象 |
_______ | _______ |
小组同学通过对生活中金属制品的观察和课本所学的知识,仍能得出同样的正确结论。你的解释是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