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小明同学在学习酸的性质时,他用大小、外形均相同的铝片分别和H+浓度相同的稀盐酸、稀硫酸反应,他意外地发现:铝片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泡的速度明显快于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泡的速度。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反应现象的差异呢?小明从微观角度分析得出,H+浓度相同的盐酸、硫酸中,只是所含______不同。
小明提出了如下猜想:
①Cl-能促进铝和酸的反应,SO42-对反应无影响;
②Cl-对反应无影响,SO42-能抑制铝和酸的反应;
③Cl-能促进铝和酸的反应,SO42-能抑制铝和酸的反应。他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针对上述探究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将上表中的空格补充完整;
(2)上述猜想_______是成立的;
(3)若将第2组实验添加的试剂NaCl改为HCl气体,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完成探究任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酸根离子(或阴离子);组别1:Na、SO42-;组别2:Cl-
(2)①
(3)不能;由于HCl气体溶于水生成盐酸,增加了溶液中H浓度,实验条件发生了变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6、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对未知事物进行探索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小明同学在研究某气体(纯净物)的性质时做了如下实验:
“将铜丝绕成螺旋状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铜丝表面由光亮的红色变化为黑色;趁热将表面变黑的铜丝放人盛有这种气体的集气瓶中并密闭集气瓶,观察到铜丝表面的黑色又变为光亮的红色.”
上述变化中黑色物质是(写名称)
氧化铜
,根据实验现象推断这种气体可能是(要求写一种)
一氧化碳
. 如果要验证你的推断,在上述密闭的集气瓶中,还需继续进行的实验是(步骤、现象、结论)
向反应后的密闭集气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原来的气体是一氧化碳
.通过以上探究,该气体具有的化学性质:
还原性

(2)为了探究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具有酸性的物质,甲、乙两同学分别设计了探究实验的方案.甲同学的实验方案是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如图甲所示.乙同学的实验方案是取四朵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小花,按图乙进行实验,观察小花颜色变化(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
请你对甲、乙两同学的实验探究方案进行评价:
①哪个同学的方案合理
乙同学

②方案合理的理由是
乙同学通过对比实验,排除了水、干燥的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从而证明了二氧化碳与水结合生成酸性物质.甲同学则不能证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