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题目内容
(4分)A、B、C、D、E、F分别是氧化铁、稀盐酸、氢氧化钙溶液、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中的一种。他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反应关系,图中相连的两圆表示相应物质间能发生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固态C物质可用于人工降雨,俗称为
。
(2)E与F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
(3)A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B能转化成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试题答案
相关练习册答案
(1)干冰
(2)固体逐渐减少,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3)Na
2
CO
3
+Ca(OH)
2
=CaCO
3
↓+2NaOH
(4)2NaOH + CO
2
= Na
2
CO
3
+ H
2
O
D、E能和三种物质反应,可以推断出D、E为氢氧化钙或是稀盐酸,A能和氢氧化钙,稀盐酸反应,故A 为碳酸钙,和盐酸能反应的氧化铁不能喝其他物质反应,故F为氧化铁,E为盐酸,D为氢氧化钙,C为二氧化碳,B为氢氧化钠
练习册系列答案
阳光课堂同步练习系列答案
随堂考一卷通系列答案
快乐练测课时精编系列答案
高分计划课堂前后系列答案
初中全程导学微专题跟踪检测系列答案
新编高中同步作业系列答案
同步AB卷高效考卷系列答案
考易百分百周末提优训练系列答案
南粤学典学考精练系列答案
全优期末测评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2012·德阳)A、B、C、D、E、F、G、H、I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下列框图是这些物质之间相互转化的过程,其中B、C、D属于氧化物。(图中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请回答:
(1)操作①的名称是
。
(2)A属于
类(填“酸、碱、盐、氧化物”)。
(3)在D生成E的反应过程中会
(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量。
(4)若I是白色沉淀,则B是
等。
(5)若I是蓝色沉淀,则F与G反应生成I的化学方程式是
。
(2分)(2012?潍坊)下列物质之间,不存在如图(“→”表示能转化)所示的转化关系的是( )
A.①H
2
O
2
②H
2
O③O
2
B.①Na
2
CO
3
②CO
2
③CaCO
3
C.①CaCO
3
②CO
2
③Ca(OH)
2
D.①C②CO③CO
2
A、B、C、D、E、F、G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已知A为无色液体,D、F为黑色粉末,如图是它们之间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已略去),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⑴分别写出D、E、F的化学式:D
; E
;F
;
⑵写出A→B+C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D+B→G的化学方程式:
;
(2012?天津)下列实验方案中,设计合理的是( )
A.用水区分氯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
B.用稀硫酸除去木炭粉中混有的少量氧化铜
C.用酚酞溶液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D.用燃着的木条区分二氧化碳和氦气
下表列举了四组待鉴别得物质和对应的鉴别方法,其中不合理的是( )
待鉴别得物质
鉴别方法
A
烧碱和熟石灰
加入无色酚酞,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B
钾肥和磷肥
加热,闻气味
C
硝酸铵和生石灰
加水溶解,用手触摸试管外壁温度的变化
D
羊毛和棉花
点燃,闻气味
下列物质鉴别方法可行的是
A.肥皂水鉴别硬水与软水
B.酚酞试液鉴别硫酸钠溶液与硫酸
C.燃着的木条鉴别N
2
与CO
2
D.品尝的方法鉴别工业盐与食用盐
鉴别下列各组物质,试剂(括号内物质)选择错误的是
A.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CO
2
)
B.硬水和软水(肥皂水)
C.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H
2
O)
D.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无色酚酞)
某氢化钾样品含有杂质氯化钙和氯化镁,实验室提纯流程如下:
①操作A的目的是使
,X溶液中溶质是
.
②过滤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
、
.实验过程中发现过滤速度较慢,可能的原因是固体颗粒阻碍了液体通过滤纸孔隙,还可能是
.
③本实验中蒸发是为了除去
(填化学式).取所得KCl固体进行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火焰呈
色.
④若样品中含80gKCl,理论上最终所得KCl固体的质量
(填编号).
a.大于80g b.等于80g c.小于80g d.无法确定.
关 闭
试题分类
高中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初中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小学
数学
英语
其他
阅读理解答案
已回答习题
未回答习题
题目汇总
试卷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