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含义是 .
(2)t1℃时,将30g甲物质放入盛有50g水的烧杯中,搅拌使其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为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将烧杯内的物质加热至t2℃,该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最简整数比为 .
(1)t2℃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60g; (2)饱和; 3:8
解析试题分析:(1)P点表示t2℃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60g;
(2)t1℃时,甲的溶解度是50g,所以将30g甲物质放入盛有50g水的烧杯中,搅拌最多溶解25g甲,所得溶液为不饱和溶液;t2℃时,甲的溶解度是80g,50g水中最多溶解40g甲,故此时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比是:30g:80g=3:8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点评:了解溶解度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含义,及溶解度的概念,并能结合题意分析解答,难度不大.
下表是K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溶解度/g | 27.6 | 31.0 | 34.0 | 37.0 | x | 42.6 | 45.5 |
实验编号 | 实验1 | 实验2 | 实验3 | 实验4 |
KCl质量/g | 5 | 15 | 25 | 35 |
溶液质量/g | 55 | 65 | 70 | 70 |
(1)实验中需要用到的仪器有 (只写一种).
(2)要使实验2的溶液达到饱和,可采取的方法是 .
(3)由实验可知,40℃时KCl的溶解度x为 g.
(4)小明现要配制质量分数为30%的KCl溶液100g,为达实验目的其主要操作是 .
2014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二届“世界水日”,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甲是水通电分解的示意图,在实验过程中,试管a中产生的气体是 (填 名称)
用蒸馏水润湿的pH试纸测定碱性溶液的pH,测量结果会 (填“偏大”、“不变”、“偏小”)
今年5月,某市发生火灾时,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此灭火原理是
水是最常见的溶剂,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面粉 | B.白糖 | C.纯碱 | D.植物油 E.硝酸钾 |
①t2°C 时将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②将t2°C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C,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
上海盛绿等食品公司,向面粉中添加柠檬黄(混有铬酸铅,化学式为PbCrO4)制作“染色”馒头。食用“染色”馒头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已知铬酸铅中铅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则铬元素(Cr)的化合价为
A.+6 | B.+4 | C.+2 | D.+1 |
X表示某物质的化学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X的组成中一定含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氧元素 |
B.X是氧化物 |
C.X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 |
D.在上述变化中氧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