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提出问题1:
实验探究1:已知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所以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碳酸根离子,因此加入盐酸必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故加入盐酸会有气泡产生.
提出问题2:
实验探究2:(1)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向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因碳酸钠与氯化钡能生成碳酸钡沉淀,所以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有碳酸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
2CO
3+BaCl
2═2NaCl+BaCO
3↓.
(2)取步骤(1)试管中的少量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溶液显碱性,因溶液中碳酸钠已被氯化钡完全消耗,所以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有氢氧化钠.从而得出[实验结论]该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
反思与评价:
(1)氢氧化钠溶液露置于空气中容易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
2+2NaOH═Na
2CO
3+H
2O.
(2)如用氢氧化钙溶液代替氯化钡溶液是不行的,因为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钠,这样无法确定(2)步骤的实验结论,得不出氢氧化钠部分变质的结论,所以该方案不可行.
提出问题3:(1)由题意可以知道消耗的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60g-10g)×7.3%=3.65g;
设原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y
Na
2CO
3+2HCl═2NaCl+H
2O+CO
2↑
106 73 44
x 3.65g y

解得:x=5.3g,y=2.2g
即m的值为2.2
(2)原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100%=10.6%;
所以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1-10.6%=89.4%
故答案为:
提出问题1:
实验探究1:出现气泡
实验探究2:白色沉淀;氢氧化钠
实验结论:部分
反思与评价:(1)CO
2+2NaOH═Na
2CO
3+H
2O;
(2)不可行;
提出问题3:(1)2.2;
(2)89.4%.
分析:提出问题1:
实验探究1:已知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所以氢氧化钠溶液中一定含有碳酸根离子,因为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钠,故加入盐酸会有气泡产生.
提出问题2:
实验探究2:(1)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向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溶液中的碳酸钠会与之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
(2)从(1)的结论可知原溶液中含有碳酸钠时,滴加氯化钡溶液时一定会生成白色的碳酸钡沉淀,取步骤(1)试管中的少量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因碳酸钠已完全被氯化钡反应,所以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有氢氧化钠.
实验结论:该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
反思与评价:(1)氢氧化钠溶液露置于空气中容易变质,主要是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导致的,可以据此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在上述[实验探究2]中,如用氢氧化钙溶液代替氯化钡溶液是不行的,因为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钠,这样无法确定原溶液是否有氢氧化钠;因此得不出氢氧化钠部分变质的结论,可以据此解答该题.
提出问题3:根据题中信息可以知道消耗盐酸的质量,然后根据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出碳酸钠的质量,进而求算出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点评:此题是一道实验探究题,解题的关键是把握在证明氢氧化钠部分变质时,先除去氢氧化钠中的碳酸钠,然后再证明剩余溶液显碱性,才能说明氢氧化钠部分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