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2018年12月12日,“嫦娥四号”经过110个小时的飞行之后,在距离月球仅100公里的位置实现了完美“太空刹车”。
(1)四氧化二氮(N2O4)用作火箭中的氧化剂,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2)嫦娥四号上的“月面微型生态圈”是一个由特殊铝合金材料制成的圆柱形罐子。如图是铝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X的数值是_____。
②通常铝制品很耐腐蚀的原因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在“月面微型生态圈”里的植物会产生氧气,供蚕“消费”。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CO2+6H2OX+6O2,则X的化学式是_____。
【答案】+4 26.98 3 4Al+3O2=2Al2O3 C6H12O6
【解析】
(1)设氮元素的化合价为x,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0,则有2x+(﹣2)×2=0,得出x=+4;
(2)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一小格内,最下面的数是相对原子质量,因此铝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6.98,而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因此13=2+8+x,得出x=3;
铝在空气中和氧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了铝的进一步被锈蚀,方程式为:4Al+3O2=2Al2O3;
(3)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个数相等,反应前6个C,18个O,12个H,反应后能看到12个O,则X中含有6个C,12个H,6个O,化学式为:C6H12O6;
【题目】已知氯化钠、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
温度/℃ | 0 | 20 | 40 | 60 | 80 | |
溶解度/g | 氯化钠 | 35.7 | 36.0 | 36.6 | 37.3 | 38.4 |
氯化铵 | 29.4 | 37.2 | 45.8 | 55.2 | 65.6 |
(1)以上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_____。
(2)40℃时,将40.6gNaCl物质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溶解,所得溶液为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溶液质量为_____g。
(3)20℃时,NaCl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
【题目】某兴趣小组想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虽然无明显现象,但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
(设计实验)
(1)探究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当观察到图一烧杯中出现_____的现象时,可确定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变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探究实验后烧杯内是否存在过量的硫酸:
同学们设计以下实验方案:
实验方案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方案一 | 取样,滴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 | 出现白色沉淀 | 稀硫酸过量 |
方案二 | 取样,滴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 | 溶液变红 | 稀硫酸过量 |
上述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正确的是_____(填“方案一”或“方案二”),另外一个实验方案错误的原因是_____。
(交流与反思)图二是小明和老师一起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渐滴入稀硫酸时用数字化实验测定的反应溶液温度(T)和pH的变化曲线。
(1)在0﹣60秒pH变化不大可能的原因是_____。
(2)从图二你还能获得的一条信息是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