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A~J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为气体,B为红棕色粉末,E为浅绿色溶液,G是一种建筑材料,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D__________,I____________;
(2)A+B→C+D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3)F+I→G+J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_________反应。
【答案】CO2Ca(OH)23CO+Fe2032Fe+3CO2复分解
【解析】
B为红棕色粉末,可知B为氧化铁;E为浅绿色溶液,由反应关系图可知E为硫酸亚铁;G是一种建筑材料,可知G为大理石或者石灰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高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氧化钙,又因A为一种气体可以和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也能生成D,故D为二氧化碳,C为金属铁,A为一氧化碳,H为氧化钙,H能与水反应生成I,故I为氢氧化钙,I与F反应又生成G和J,故F中含有碳酸根离子,推测J为氢氧化钠,F为碳酸钠。将以上物质带入关系图验证,符合题意。
(1)由分析可知,D为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2;I为氢氧化钙,化学式为Ca(OH)2。
(2)A+B→C+D为高温还原氧化铁的反应,方程式为3CO+Fe2032Fe+3CO2,注意配平化学计量数。
(3)F+I→G+J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反应生成另外两种新的化合物,故为复分解反应。
【题目】中国有着悠久的饮酒酿酒文化。不久前,海昏侯墓葬出土了青铜“蒸馏器”(右图),“蒸馏器”上遍体的铜锈[Cu2(OH)2CO3]见证了我国蒸馏酒的历史,使现代人对蒸馏酒的认识提早了1000年!
白酒一般是用高粱等谷物做主料或佐料酿制而成。制酒工艺主要流程包括:投料→ 发酵→ 蒸馏→老熟(贮存)。
发酵是指借助酵母菌所产生的酶的作用,使高粱等籽粒中的淀粉转化为葡萄糖(C6H12O6),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进一步氧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等。发酵环境pH为4-5时,发酵速度快,超出这个范围,就会抑制酵母繁殖,发酵速率减慢,且出酒率降低。在正常条件下,发酵池中酒精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右图所示:
发酵得到的并不是通常市场上见到的饮用酒,其酒精含量一般在6-7%,同时含有多种脂类、醛和酸。一般需要蒸馏和浓缩,使酒精浓度达到50-70%,蒸馏得到的酒中还含有杂酯油及酯类等。新蒸出的白酒,气味不正,因为新酒中含有硫化氢、硫醇等臭味物质。硫化氢、硫醇等低沸点物质挥发出来后,酒的杂味会大为减少,所以需要贮存老熟的过程。老熟过程中臭味物质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酒别(单位:g/100mL) | 硫化氢 | 硫醇 |
新酒 | 0.00888 | 痕迹 |
贮存一年的酒 | 痕迹 | 未检出 |
贮存二年的酒 | 痕迹 | 未检出 |
老熟过程中会发生氧化、还原、酯化、水解等各种反应,使酒中醇、酸、酯、醛等物质达到最佳值,酒香气增加,酒味柔和。清香型酒的主体香是乙酸乙酯,在老熟1年半左右时间达到最高值,贮存期延长,主体香成分反而下降,老熟10年的酒,其主体香成分降低大约75%。说明白酒必须有一定的贮存期。
回答下列问题:
(1)铜锈由________四种元素组成。
(2)酵母菌繁殖的适宜环境属于____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3)在粮食发酵生成酒精过程中,酒精含量增长最快的时间___________。
A.发酵前两天 B.发酵7天以后 C.在发酵中期
(4)酿酒过程中“老熟”的目的是________。
(5)在饮酒、酒酿制过程要注意的问题,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酒越陈越香 B.老熟过程只发生化学变化
C.发酵期越长,发酵池中酒精含量越高 D.白酒的香味是酒精的气味
【题目】分析处理图表中的信息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1)下表是氯化钠和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回答:
温度/℃ | 10 | 20 | 30 | 40 | |
溶解度/g | 氯化钠 | 35.8 | 36.0 | 36.3 | 36.6 |
碳酸钠 | 12.2 | 21.8 | 39.7 | 53.2 |
①4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________g.
②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在20℃时,将100g的水加入30g碳酸钠中,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是________(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将上述溶液升温到30℃,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将足量的稀盐酸加入一定量的铁、铜混合物中,写出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如图是实验过程生成气体或剩余固体的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其中表示正确的是________(填标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