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联合钢铁工业的基本生产流程示意图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设备A 的名称:________;产品B和C 分别是_______和______。
(2)写出以赤铁矿为原料在高温下与一氧化碳反应制取铁的化学方程式:____;
(3)应用化学原理分析,工业炼钢时用纯氧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________。
【答案】高炉 生铁 钢3CO+Fe2O3 2Fe+3CO2防止引入其他杂质
【解析】
(1)工业上炼铁的设备为高炉。高炉中得到的产品B为生铁,生铁进入炼钢炉中,得到的产品C为钢。(2)赤铁矿的主要成分为Fe2O3,Fe2O3与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2Fe+3CO2。(3)生铁与钢最大的区别就是含碳量不同,工业炼钢的目的就是为了除去生铁中多余的碳,用氧气把碳氧化成二氧化碳而除去。而空气是混合物,其中含有多种物质,如果用空气,则会在除去碳的同时又引入了其他杂质,所以不用空气。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某实验小组做“滴水生火”实验,向包裹过氧化钠(Na2O2)的棉花上滴水,观察到棉花燃烧。
资料:Na2O2与H2O反应生成O2和NaOH
(实验1)验证反应的生成物
步骤 | 操作 | 现象 |
① | 取0.5 g Na2O2固体于锥形瓶中,加入50 mL蒸馏水,得溶液A | 固体全部消失,产生大量气泡 |
② |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锥形瓶 | _____ |
③ | 取5 mL溶液A于试管中,滴加1滴酚酞溶液 | 溶液变红 |
(1)证明②中有O2生成的现象是_____。
(2)依据③的现象,判断溶液A呈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发现问题)③中溶液变红后,约2分钟褪为无色。
(查阅资料)(1)Na2O2与H2O反应分为两步:
①Na2O2与H2O反应生成H2O2和NaOH ②H2O2分解
(2)通常条件下,NaOH溶液与MnO2不反应
(3)H2O2有漂白性,能使变红的酚酞溶液褪色
(4)向5 mL 不同浓度的NaOH溶液中滴加1滴酚酞溶液,现象如下表:
NaOH溶液的浓度 | 30% | 10% | 1% |
现象 | 变红,15 s后褪色 | 变红,40 s后褪色 | 变红,10分钟内 不褪色 |
(猜想与假设)本实验中,溶液褪色的原因可能是:
a.生成的O2
b.溶液中的H2O2
c.溶液中NaOH的浓度
(实验2)验证猜想
编号 | 实验 |
I | |
II | 取10 mL 溶液A于试管中,加入适量MnO2,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产生无色气体,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III | i. 取10 mL 溶液A于试管中,……,过滤 |
ii. 取5 mL滤液于试管中,滴加1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10分钟内不褪色 |
(实验结论)猜想a不成立,猜想b成立,猜想c不成立
综合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3)实验I的现象是_____。
(4)实验II的目的是_____。产生无色气体的原因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补全实验i:取10 mL 溶液A于试管中,_____,过滤。
【题目】用下图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资料:棉花的着火点为210℃。
[步骤1]将U型管放入盛有冷水的烧杯中,打开K2,关闭K1,从a口通入氧气,两端均无明显现象。
[步骤2]关闭K2,打开K1,从b口通入二氧化碳,看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然后将U型管放入盛有80℃热水的烧杯中,两端均无明显现象。
[步骤3]打开K2,关闭K1,从a口通入氧气,右端白磷先燃烧,一会儿棉花开始燃烧,此时左端棉花没有燃烧。
(1)步骤2中,通入二氧化碳的目的是________。
(2)请解释步骤3中,右端棉花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
(3)依据上述实验,完成下表:
该实验可以证明的燃烧条件 | 对应现象 |
温度达到着火点 |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步骤2中的白磷不燃烧,步骤3中的白磷燃烧 |
【题目】高氯酸钾(KClO4)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其溶解度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温度/℃ | 20 | 40 | 60 | 80 |
溶解度/g | 1.68 | 3.73 | 7.3 | 13.4 |
A. 高氯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
B. 80℃的高氯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40℃一定有晶体析出
C. 60℃时,高氯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7.3%
D. 20℃时,向2g高氯酸钾中加入98g水,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