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实验室中的药品一般要密封保存,否则可能会与空气接触而变质。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对实验室里久置于空气中变质的过氧化钠(Na2O2)固体的成分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1)Na2O2的化学性质很活泼,能与水、二氧化碳反应,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 2Na2O2+2CO2=2Na2CO3+O2↑
(2)CaCl2溶液为中性
[猜想]I:固体为Na2O2、NaOH、Na2CO3的混合物
Ⅱ:固体为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
Ⅲ:固体为NaOH
Ⅳ:固体为Na2CO3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振荡,直至完全溶解 | 猜想I不成立 | |
②取少量①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CaCl2溶液至过量 | 证明有Na2CO3存在 | |
③ | 证明有NaOH存在 | |
综合以上实验现象,说明猜想Ⅱ是成立的。 |
[反思评价](1)实验操作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操作②中“滴加CaCl2溶液至过量”的目的是
【答案】[实验探究]①无明显现象(或无气泡产生);②产生白色沉淀;③取少量②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 酚酞试液变红;[反思评价](1)Na2CO3+CaCl2=CaCO3↓+2NaCl;(2)除去溶液中的Na2CO3,防止干扰NaOH的鉴定。
【解析】
试题分析: 因为猜想Ⅰ不成立,故没有Na2O2存在,所以无明显现象(或无气泡产生);因为有碳酸钠的操作,而碳酸钠能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白色碳酸钙沉淀;因为要证明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共同存在,因为二者都显碱性,故应先除去碳酸钠,在②实验所得的溶液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明含有氢氧化钠;明确实验原理即可填写(1)化学方程式(2)滴加过量氯化钙的目的。
【题目】(7分)某地盛产石灰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某节课上同学们对碳酸钙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剩余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剩余固体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A全部是碳酸钙 B C碳酸钙和氧化钙的混合物
【设计并完成实验】请填写(1)中结论和(2)中的实验步骤及实验现象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振荡后静置,再滴几滴无色酚酞试液。 | 溶液变红 | 剩余固体成分中一定含有 。(填化学式) |
(2) | 剩余固体成分中一定含有碳酸钙。 |
【实验结论】通过以上实验得出,原A、B、C三个假设中,假设 (填字母)成立。
【讨论交流】有同学提出证明实验(1)的结论可用“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振荡,直接通入CO2,看溶液是否变浑浊”的方案也行。你是否赞成他的观点, 原因是
【题目】归纳与反思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环节。下列是某同学对多学内容的归纳,其中不完全正确的是( )
A.性质与用途 | B.化学与生活 |
石墨有良好导电性——用作电极 氢氧化钙呈碱性——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除去冰箱内的异味 肥皂水显碱性——减轻蚊虫叮咬后的痛痒 |
C.化学与材料 | D.物质的鉴别 |
水泥、玻璃——无机材料 合金、合成纤维——有机合成材料 | 硬水和软水——分别加肥皂水 二氧化碳和氮气——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 |
【题目】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用的方法正确的是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 操作方法 | |
A | CO2(HCl) | 先通过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
B | NaCl溶液(Na2CO3) | 加稀硫酸至恰好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
C | CuSO4溶液(H2SO4) | 加过量氧化铜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 |
D | 铁粉(锌粉) | 加过量FeSO4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