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空气中的氧气在细菌的作用下将辉铜矿中的硫化亚铜(Cu2S)转化成硫化铜(CuS),再把不溶性的硫化铜转化为可溶性的硫酸铜是“生物炼铜”的重要环节,根据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回答问题:
(1)硫化铜在水中可以产生极少量的硫离子(符号是________),其结构示意图为,则一个硫原子中含有______个电子;
(2)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
(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④后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S2- 16 化合反应 Fe+CuSO4═FeSO4+Cu 过滤
【解析】
(1)由S2-的结构示意图为,是原子得到2个电子得到的,则一个硫原子中含有:2+8+8-2=16个电子;
(2)反应②是硫化铜与氧气在细菌的催化作用下生成硫酸铜,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
(3)由物质的转化可知,反应④是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
(4)反应④后的操作是将固液分开,操作是过滤。
【题目】某同学用镁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完毕,冷却后进入水的体积远大于总容积的1/5,且产生了淡黄色固体。某兴趣小组对此现象作如下探究。
(问题)为什么会生成淡黄色固体?为什么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会明显偏大?
(资料)镁元素的化合物的颜色:
物 质 | MgO | MgCl2 | Mg3N2 | Mg(NO3)2 | MgCO3 | Mg(OH)2 |
颜 色 | 白色 | 白色 | 淡黄色 | 白色 | 白色 | 白色 |
(猜想)(1)小组成员一致认为产物中一定不含有氯化镁,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2)分析资料,小组成员认为淡黄色固体是Mg3N2,是由镁与空气中的_________(填化学式)反应生成的,导致进入水的体积远大于总容积的1/5。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
(实验)小组成员设计并进行了下列实验。
①组装仪器(如下图,钟罩下端无底)。
②将足量白磷在空气中点燃后,迅速伸入钟罩内,塞紧橡皮塞(图1);
③待钟罩内水面不再变化时,向水槽中加水,使水槽中液面与钟罩内液面相平;
④打开橡皮塞,将燃着的螺旋状镁条迅速伸入钟罩内,塞紧橡皮塞(图2);
⑤待钟罩内水面不再变化时,观察到钟罩内壁及表面皿中出现淡黄色固体。
(分析)(3)步骤②中将足量白磷在钟罩内燃烧的目的是__________;钟罩内水面的变化情况_______,
(4)白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
(5)步骤③中加水的目的是为了防止_______________。
(结论)小组同学的猜想正确。
(拓展)(6)通过以上探究,你对燃烧有什么新认识?请写一点________。
【题目】某校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完成制取氧气的实验。他们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3.0g放入大试管中加热,并在不同时刻测定试管内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反应时间/min | 1.0 | 1.5 | 2.0 | 2.5 | 3.0 |
剩余固体质量g | 2.55 | 2.25 | 2.10 | 2.04 | 2.04 |
(1)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g
(2)二氧化锰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
(3)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精确到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