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溶液在生产、生活和实验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井水中通常含有较多的 ______________, 属于硬水。取等量的井水和蒸馏水,向其中加入______________充分振 荡,可以检验出井水和蒸馏水。
(2)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 100g 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 1 所示, 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2 所示。
I.烧杯①的溶质是 ______________(填名称);将图 1 中两烧杯内的物质温度升高到 t2℃(不考虑水的蒸发),充分搅拌 后两烧杯内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选填:相等、不相等、无法确定)。
II.要除去 KNO3 固体中混有的少量 KCl 的实验操作是:加适量水溶解→加热得到热饱和溶液___________→过滤→ 洗涤→干燥。
(3)水是一种常用的溶剂,下列各组固体物质能用水鉴别的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氢氧化钠和硝酸铵 B.碘和高锰酸钾
C.碳酸钙和氯化钙 D.氯化钠和硫酸钠
(4)用浓硫酸配制 10%稀硫酸时,不需要用到的仪器 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托盘天平 B.胶头滴管 C.漏斗 D.量筒
【答案】 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肥皂水; 氯化钾; 相等; 降温结晶; ABC; AC
【解析】(1)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由于硬水遇肥皂水产生的泡沫少,软水遇肥皂水产生的泡沫多,所以,我们可以用肥皂水来检验井水是软水还是硬水。
(2)I.t1℃时,烧杯①中溶质全部溶解,因为在该温度下,氯化钾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溶质是氯化钾;t2℃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升温到t2时,两种物质都完全溶解形成不饱和溶液,溶质和溶液质量都相等,质量分数相等;
II.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所以除去KNO3固体中混有的少量NaCl的实验操作为:加适量水溶解→加热得到热饱和溶液→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KNO3;
(3)A、氯化钠溶于水无能量变化,温度不变;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使用水可以区分,正确; B、高锰酸钾溶于水,形成紫色溶液,碘不易溶于水,现象不同,可以鉴别,错误;C、碳酸钙不溶于水,而氯化钙是溶于水的物质,使用水可以区分,正确;D、氯化钠和硫酸钠都能溶于水,现象相同,不能鉴别,错误。故填:ABC;
(4)实验室用浓硫酸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的操作步骤分别是:计算、量取(浓硫酸和水的体积)、溶解,用到的仪器有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不需要托盘天平和漏斗。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 | ||||
现象 | 红磷熄灭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倒流入集气瓶,约占集气瓶容积的1/5 | 石蕊变红 | 黑色粉末变成红色 | 甲中铁钉生锈,乙、丙中铁钉无明显变化 |
结论 | 氧气约占空气质量的1/5 | 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 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 铁生锈需要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 |
A. A B. B C. C D.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