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示意图。
(1)实验时,取下橡皮塞,点燃红磷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橡皮塞,待反应结束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2)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偏低,可能的原因是______(填序号)。
A 使用的红磷量不足 B 装置气密性不好 C 实验中弹簧夹没有夹紧
(3)实验后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分析实验结束后,可推测出氮气的一些物质性质和化学性质。请各写一条:①物理性质:_____ ②化学性质 :_____。
(4)若将红磷换成蜡烛,该实验______(填“能”或“不能”)成功,原因是______。
【答案】烧杯中的水将流入集气瓶内约到刻度1处。 A、B 难溶于水 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不能 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水,气压变化不大,水不能倒流到集气瓶内
【解析】
(1)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是:红磷燃烧消耗了瓶内的氧气,生成的是固体,使瓶内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水被压进广口瓶,广口瓶内水面上升的体积就是广口瓶内原来氧气的体积,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所以观察到的现象应该是:烧杯中的水将流入集气瓶内约到刻度1处;
(2)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偏低,可能的原因是红磷的量不足或者装置气密性不好,使氧气不能全部消耗或者进入空气,造成结果偏低,故选AB;
(3)实验后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分析实验结束后,可推测出氮气的一些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①物理性质为难溶于水;②化学性质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4)若将红磷换成蜡烛,该实验不能成功,原因是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水,气压差变化不大,水不能倒流到集气瓶中。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为了探究影响固体溶解性的因素,某同学设计了如下三组实验:
实验组别 | 第一组 | 第二组 | 第三组 | |||
实验温度 | 20℃ | 20℃ | 20℃ | 20℃ | 80℃ | 20℃ |
溶剂种类 | 水 | 酒精 | 水 | 水 | 水 | 水 |
溶剂质量 | 20g | 20g | 10g | 10g | 10g | 10g |
固体种类 | A | A | A | B | A | B |
加入固体质量 | 10g | 10g | 10g | 10g | 10g | 10g |
溶解固体质量 | 6.2g | 0g | —— | 3.6g | 10g | 3.6g |
①观察三组实验,写出第二组实验中缺失的数据:_____.
②分析上表,第一组实验研究的因素是_____;
由上述实验可知,影响固体溶解性的因素是_____(填序号);
a.温度 b.加入溶剂种类 c.加入溶剂质量 d.加入固体种类 e.加入固体质量
③由实验组别中的_____(填“第一组”、“第二组”或“第三组”)可知,20℃时固体A的溶解性_____(填“>”、“﹦”或“<”)固体B的溶解性.
④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论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Ⅰ 20℃时,B的溶解度为36g/100g水
Ⅱ 20℃时,A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1%
Ⅲ 第三组实验中,80℃时A的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
Ⅳ A的溶解性大于B的溶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