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7分)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右图是探究燃烧的条件。

①依据右图实验探究分析,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②炒菜时油锅起火,应采取灭火的措施是  。 

A.向油锅泼水B.赶快跑开
C.用扇子向油锅扇风D.用锅盖盖紧油锅
(2)下列各图分别表示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图1                          图2                    图3
 表示氯原子 
表示钠原子
表示氧原子
①图1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请从粒子的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②图2是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从粒子的角度具体分析该反应能发生的本质原因    
③图3所示,向“人”字型管的左、右两端分别加入少量的浓氨水和无色酚酞溶液,塞紧胶塞,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酚酞溶液变红色,从微观粒子的角度对该现象的解释是____,根据现象说明浓氨水呈____(填“酸性”或“碱性”)。

(1)①可燃物、达到着火点、跟氧气接触      ②D
(2)①Cl2+ 2NaClO2 ="=" 2ClO2 + 2NaCl     
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及原子的质量都没有改变
②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
③氨分子运动到酚酞溶液中,使酚酞变红      碱性

解析试题分析:(1)①从物质燃烧的三个条件回答:由图可知,只有铜片上的白磷能燃烧,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热水中没有氧气),铜片上的红磷不能燃烧(温度达不到红磷的着火点),所以,燃烧必须同时具备的条件是: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充分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
②根据燃烧必须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分析灭火的三项措施,即:移离可燃物、或隔绝空气、或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即只要破坏燃烧的条件即可灭火,故炒菜时油锅起火,可用隔绝氧气的方法灭火。故选D
(2)①由图1可得知,反应前有一个由2个Cl原子构成的Cl2分子、两个由1个Na原子与1个Cl原子和2个O原子构成的NaClO2分子,而反应后有两个由1个Cl原子和2个O原子构成的ClO2分子、两个由1个Na原子和1个Cl原子构成的NaCl分子,因此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ClO2═2ClO2+2NaCl;
对比该变化前后,可得知:变化前有Na、Cl、O三种原子,而变化后仍为这三种原子,变化前后原子种类不变;变化前有2个Na原子、4个Cl原子和4个O原子,变化后各种原子个数仍为2、4、4,变化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因此变化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②由图2可得知:变化前有四种微粒Na+、OH-、H+、SO42-,而变化后的微粒为Na+、SO42-、H2O;因此,可判断该反应发生实质为H+与OH-生成H2O的过程。
③构成物质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氨分子的运动较强,氨分子运动到酚酞溶液中,使酚酞变红,同时说明浓氨水成碱性。
考点: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探究,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点评:根据微粒的构成的差别,通过对比变化前后微粒的改变,得出变化的特点和规律,这是解决此题的基本方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是探究燃烧的条件.
①据图实验探究分析,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可燃物、达到着火点、跟氧气接触
可燃物、达到着火点、跟氧气接触

②炒菜时油锅起火,应采取灭火的措施是
D
D

A.向油锅泼水;B.赶快跑开;C.用扇子向油锅扇风;D.用锅盖盖紧油锅.
(2)下列各图分别表示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①图1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l2+2NaClO2═2ClO2+2NaCl
Cl2+2NaClO2═2ClO2+2NaCl
.请从粒子的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及原子的质量都没有改变
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及原子的质量都没有改变

②图2是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从粒子的角度具体分析该反应能发生的本质原因
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
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

③图3所示,向“人”字型管的左、右两端分别加入少量的浓氨水和无色酚酞溶液,塞紧胶塞,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酚酞溶液变红色,从微观粒子的角度对该现象的解释是
氨分子运动到酚酞溶液中,使酚酞变红
氨分子运动到酚酞溶液中,使酚酞变红
,根据现象说明浓氨水呈
碱性
碱性
(填“酸性”或“碱性”).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