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近日,一篇题为《科学家称:植物油做饭可致癌,能少吃就少吃》的文章在网络上流传,结论看起来十分惊人。这里提到的研究是怎么回事?加热植物油就会产生“致癌物”吗?
这位研究者把不同种类的烹调油分别加热,并测定了其中“致癌毒物”醛类物质的含量变化(如图1)。
其实,研究中所用的条件跟普通家庭烹调相差很大。实验所用的温度是180℃,大约相当于我们所说的五六成热,而要让油在这个温度下烧上20甚至30分钟,也只有大量煎炸食物的时候才能达到,平时炒菜时烧油的时间远没有这么长。事实上,研究者所强调的也只是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油不适合用于煎炸而已。
此次事件,不少报道都建议人们可以用黄油、猪油替代植物油来烹调。相比玉米油等,猪油、黄油确实热稳定性更好,但只从这个角度来推荐食用油就显得太片面了。食用油的脂肪酸分为饱和与不饱和两种(含量如图2)。饱和脂肪酸摄入过多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对于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的人群来说,不建议选择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油类。
目前科学界共识是饱和脂肪酸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用不饱和脂肪酸代替饱和脂肪酸对心血管健康有利。高温烹调时,选择猪油、牛油等动物油,产生的醛类等有害物质较少。但煎炸本身就是不健康的烹调方式,增加饱和脂肪酸摄入对健康也是不利的。选择健康的饮食方案,需要多方面综合考虑才行。阅读全文,回答问题:
(1)网络文章中“植物油致癌”,所指的致癌物质是 。
(2)从图1的数据中可以得出, 长时间加热后产生的有害物质最多。
(3)从图2数据可知,对心血管病人而言,较好的食用油是 (填一种)。
(4)通过阅读本文,你提出一条健康使用食用油的建议: 。
【答案】(1)醛类物质 (2)葵花籽油 (3)亚麻籽油(合理给分)(4)合理即可
【解析】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物质 | 杂质 | 除杂所用试剂和方法 | |
A | O2 | HCl气体 | 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
B | NaOH溶液 | Ca(OH)2溶液 | 先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再过滤 |
C | NaCl | Na2CO3 | 加入澄清的石灰水,过滤 |
D | CaO | CaCO3 |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蒸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