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在“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
(1)下表是11-17号元素的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
原子序数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最高正价 | +1 | +2 | +3 | +4 | +5 | +6 | +7 |
最低负价 | 0 | 0 | 0 | -4 | -3 | -2 | -1 |
下图为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①上表中,若某元素既可呈正价,又可以呈负价,则其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绝对值的和为_____。
②上图中,若A为原子,则X=_____, A的化学性质与_____相似(选填字母B、C、D)。
③上图中,共有_____种元素,B元素的原子核外共有_____个电子层。
(2)A、B、C、D表示4种物质,其构成粒子的微观示意图见下表。
物质 | A | B | C | D | |
微观示意图 |
A和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D.A、B、C、D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答案】8 7 D 3 3 D
【解析】
(1)①若某元素既可显正价,又可显负价,则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绝对值的代数和8,例如氯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绝对值的和=;
②若A为原子,质子数=电子,则9=2+x,x=7,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A粒子与D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A粒子化学性质与D粒子化学性质相似;
③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图2中,共有3种元素,B元素的原子核外共有3个电子层。
(2)由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D物质的分子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的,D物质是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属于氧化物;由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反应物是硫化氢和氧气,生成物是水和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题目】为确定某大理石样品的纯度,某兴趣小组进行如下实验:称取该大理石(主要成分是CaCO3,杂质不参加反应)加入烧杯中,向其中逐渐加入稀盐酸至完全反应。反应结束后,称量烧杯及其中物质的总质量(溶解的气体忽略不计),有关数据记录如下表。
烧杯 | 大理石 | 稀盐酸 | 反应后烧杯及其中物质总质量 | |
质量/g | 90 | 8.5 | 50 | 145.2 |
(1)实验中判断碳酸钙已经完全反应的方法是_____。
(2)实验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为_____克。
(3)请计算该大理石样品的纯度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题目】下列有关叙述、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所属基本反应类型一一对应且都正确的是( )
选项 | 叙述和化学方程式 | 基本反应类型 |
A | 拉瓦锡测得空气中氧气含量: | 分解反应 |
B | 酸雨的形成: | 化合反应 |
C | 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氢气: | 置换反应 |
D | 碳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 | 还原反应 |
A.AB.BC.C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