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小东同学用如图所示气密性良好的装置进行有关实验。图中烧杯上方玻璃管(预先固定好)中部有一可左右滑动的活塞,其左端密封有空气和足量白磷(白磷着火点40℃,红磷的着火点240℃)和红磷,右端跟空气相通,实验开始前,活塞处在5cm处。
(1)实验开始时,可以观察到玻璃管内白磷_____,红磷_____。实验结束后,恢复至常温,活塞应停在约_____cm处,据此可得出关于空气组成的结论是_____。
(2)实验完毕,小东将烧杯中的热水慢慢倒出,水快倒完时,白磷刚露出水面就燃烧起来。请分析产生该现象的原因_____。
(3)请写出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答案】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不燃烧 4 氧气占空气总体积的1/5左右 接触到空气(或接触氧气) 4P+5O22P2O5。
【解析】
解:(1)根据题意可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是240℃.玻璃管内有充足的空气,烧杯内的热水可使白磷的温度达到着火点,所以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红磷不燃烧;白磷的燃烧消耗氧气,使玻璃管内的压强变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活塞向左移动。又因为氧气的体积占空气体积的 ,所以活塞移到4cm处;
故答案为: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不燃烧;4;氧气占空气总体积的左右(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2)烧杯内的白磷开始时不能燃烧是因为没有与空气接触,当水倒出时,白磷与空气充分接触,使白磷燃烧。据此可知与空气或氧气接触是可燃物的燃烧的条件之一;故答案为:接触到空气、接触空气或氧气;
(3)根据反应物是磷和氧气、反应条件是点燃、生成物是五氧化二磷,化学反应方程式为4P+5O22P2O5。
故答案为:4P+5O22P2O5。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炎热的夏季,池塘常有大量气泡从水中冒出,小平想通过实验来探究此气体的组成.
(1)图甲,这种收集气体的方法叫_____,由于瓶口偏小不便于收集,你改进的方法是_____;
(2)图乙,若用水将瓶中的气体排出,水龙头应接_____导管(填“A”或“B”);
(3)将气体经除杂、干燥后,在尖嘴导管处点燃,经实验分析该气体是一种含碳、氢元素的可燃性气体.请你设计实验证明该气体中含碳、氢两种元素.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________ |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题目】微观构成是我们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组成。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其化学式和微观构成微粒示意图分别列于如表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图例; |
化学式 | ? | C | H2O | H2 | |
微观示意图 |
|
(1)请写出甲物质的化学式_____
(2)能保持丙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名称是_____
(3)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有_____(填“甲、乙、丙、丁”)。
(4)某物质中经查有C、O两种元素组成,则该物质_____(一定/不一定)是纯净物,根据物质的分类,画出两种不同的微观构成微粒示意图。①____②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