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 “归纳与比较”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某同学对C、H2、CO三种物质的“归纳与比较”有:①构成:都由分子构成;②性质:都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③用途:都可以用来冶炼金属; ④状态:常温下都为气态.其中均正确的是
A.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碳是由原子构成的,故①错误,这三种物质都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都能用于冶炼金属,故②③正确,在常温下碳是固体,故④错误,故选A.
【题目】小亮在实验室发现一瓶盛有无色溶液的试剂,其标签破损,从残余部分只能看出溶质质量分数为10%。具体是什么物质无法辨认。老师告诉他,这瓶溶液可能是氢氧化钠、氯化钠、氢氧化钙或是碳酸钠中的一种。
(1)小亮查阅氢氧化钙常温下的溶解度为0.18 g后,认为该溶液不可能是氢氧化钙,理由是______________。
(2)小亮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________试液,试液变红色,该溶液不可能是________(填化学式),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确定该溶液的成分,小亮同学继续进行下列实验,请一起参与,并填写下列实验报告。
【设计实验方案】方案甲:选择氯化钙溶液来确定该溶液的成分;
方案乙:选择稀盐酸来确定该溶液的成分。
【进行实验】请你选择一种方案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该物质 | _____________ | 该溶液是碳酸钠溶液。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
【注意:若答对第(4)小题奖励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4)玉鹏同学认为还可以用一种不同于甲、乙类别的物质来确定,该物质可以为___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该物质 | ________________ | 该溶液是碳酸钠溶液。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
【题目】某兴趣小组在制取氧气的实验过程中,有如下实验设计方案,该方案的实验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编号 | 温度 | 催化剂 | 氯酸钾、二氧化锰的质量比 | 生成1升氧气所需时间/s |
实验Ⅰ | 400℃ | MnO2 | 1:1 | 153 |
实验Ⅱ | 400℃ | MnO2 | 2:1 | 240 |
小林在实验时,联想到了渔民用过氧化钙(CaO2)增加鱼池中的含氧量,提出猜想Ⅱ.
【猜想Ⅱ】过氧化钙与水反应可制取氧气.
实验装置 | 实验主要过程 |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加入过氧化钙和水后,有少量细小气泡缓慢放出,在导管口几乎收集不到气体.该装置放置到第二天,集气瓶中只收集到极少量气体,震荡试管后仍有少量细小气泡缓慢放出. |
实验结论:过氧化钙与水反应______(填“能”或“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
【分析与反思】
(1)过氧化钙与水反应虽然没有快速收集到大量氧气,但由此实验现象,小林认为渔民用过氧化钙做增氧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小林希望对此实验进行改进,使该反应加快,请你帮他提出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
(3)同学们对过氧化钙与水反应的生成物猜想如下:①氢氧化钙和氧气②碳酸钙和氧气
你认为猜想_____(填序号)一定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计算】该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购得用于增氧的过氧化钙产品(杂质不含钙元素),标签如图所示.试计算:
(1)过氧化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
(2)过氧化钙中钙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
(3)____________g过氧化钙与100g碳酸钙CaCO3含钙量相当;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比较金属R与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铁的活动性比铜强。
【进行猜想】对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做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R>Fe>Cu; 猜想二:_________; 猜想三:Fe>Cu>R
【收集证据】为了验证哪一种猜想成立,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展开实验探究。
主要操作 | 主要现象 | 实验结论 | |
甲 | 将打磨好的R丝插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 | ____________ | 猜想一正确 |
乙 | 将粗细相同打磨好的R丝、铁丝,分别插入体积和溶质质量分数都相同的稀盐酸中 | R丝表面产生气泡速率比铁丝表面产生气泡速率_________(填“快”或“慢”) | |
丙 | 将粗细相同打磨好的R丝、铁丝,分别在空气中点燃 | R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铁丝在空气中____________ |
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反思】三位同学交流讨论后认为,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有多种。
【归纳总结】他们总结得出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常见方法有:
(1)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
(2)金属与酸溶液是否反应或反应的剧烈程度;
(3)盒属与_________是否反应。
【题目】某化学实验活动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请你参与他们进行的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久置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猜想Ⅰ:全部是NaOH;猜想Ⅱ:全部是Na2CO3;猜想Ⅲ: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与探究】
(1)实验如下:
实验操作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论及解释 |
步骤一:取少量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蒸馏水完全溶解,然后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 实验过程中始终没有气泡产生。 | 则证明猜想______成立。 |
步骤二:另取少量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蒸馏水完全溶解,然后滴加氯化钡溶液。 | 实验过程中产生_______。 | 则证明猜想Ⅱ或Ⅲ成立。此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
(2)为了进一步的验证猜想结果,小明同学提出如下实验方案:继续步骤二的实验,过滤,然后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若酚酞变红,则猜想Ⅲ成立;若酚酞不变红,则猜想Ⅱ成立。
小华同学立即对小明同学的方案提出了质疑,通过查阅资料知道,氯化钡溶液呈中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但碳酸钠溶液呈________性(填“酸”或“碱”),能使酚酞变红,因此他认为该方案的操作步骤中应该改进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小组的同学展开讨论,又提出了一个定量实验方案,通过测定产生沉淀的质量来证明猜想Ⅱ或Ⅲ成立。实验如下:准确称取m克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蒸馏水完全溶解,然后滴加足量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称得沉淀的质量为n克,若猜想Ⅱ成立,则m与n的关系式为(用含m和n的等式或不等式表示,下同)___________________;若猜想Ⅲ成立,则m与n的关系式又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与交流】久置的固体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