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初中化学课本中的部分实验如下图。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是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实验。将导管放入水中的目的是__________。
(2)图2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在锥形瓶瓶塞上的玻璃管外端套一个瘪气球,瘪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3)图3是过滤液体的实验。倒入液体时漏斗内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主要是为了防止_______。
【答案】形成密闭体系 防止气体膨胀而冲开瓶塞 液体未经过滤而从滤纸和漏斗的间隙流下,使滤液浑浊(或杂质未经过滤而进入滤液)
【解析】
(1)将导管放入水中可以形成密闭体系,进而通过气泡的产生来判断装置的气密性,故填形成密闭体系。
(2)在锥形瓶瓶塞上的玻璃管外端套一个瘪气球可以避免瓶中气体受热膨胀而冲开瓶塞,故填防止气体膨胀而冲开瓶塞。
(3)过滤时漏斗内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可以避免液体未经过滤而从滤纸和漏斗的间隙流下,使滤液浑浊,故填液体未经过滤而从滤纸和漏斗的间隙流下,使滤液浑浊(或杂质未经过滤而进入滤液)。
【题目】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发生装置如图一所示。
①实验室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5%”的含义是__。
②含溶质0.2mol的过氧化氢溶液完全分解,可以生成多少克氧气?___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用5%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氧气,较合理的发生装置是__(选填装置编号);
③探究溶质质量分数、催化剂质量、温度等因素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设计以下实验方案,其中实验甲、乙、丙的目的是__;实验戊中,w=__,t=__。
实验序号 | 过氧化氢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 二氧化锰质量(g) | 温度(℃) |
甲 | 10% | 0.5 | 20 |
乙 | 10% | 1 | 20 |
丙 | 10% | 1.5 | 20 |
丁 | 5% | 1.5 | 30 |
戊 | w | 1.5 | t |
④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一段时间,测定生成氧气的体积,用图二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有关该实验的说法合理的是__(选填编号)。
a.实验开始前装置D中必须装满水
b.连接C、D、E装置后点燃酒精灯
c.停止加热后,量筒内液面会下降
d.停止加热前应断开C、D装置,防止液体倒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