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某实验小组为了除去铜丝网上的黑色物质(CuO),进行铜丝网的回收再利用,制定了如下两种方案。请根据方案回答:(提示:黑色铜丝网是铜和氧化铜混合物)

(1)甲方案的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其中氧化铜失去氧,发生了      (填“氧化”或“还原”)反应。乙方案的烧杯中现象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两种方案相比较,甲方案明显的不足之处是               
(2)若两种方案中加入的试剂均过量,则甲方案中回收的铜丝网的质量(填“<”、“>”、“=”)       乙方案中回收的铜丝网的质量。
(3)反应结束后,写出能证明乙方案中盐酸过量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是              
(4)若在乙方案反应后烧杯中的液体中加入足量的铁粉充分搅拌,最后得到的溶液中溶质为                     
 (1)CuO+CO  Cu+CO2  ;还原 ;固体溶解,溶液呈蓝色。CuO + 2HCl → CuCl2 + H2O ;没有尾气处理(或污染环境,合理给分)(2) > ;
(3)取样于试管中,加入Fe(或Zn等活泼金属),产生气泡。
取样于试管中,加入碳酸钠(或碳酸盐),产生气泡。
取样于试管中,加入氧化铜(或氧化铁),固体溶解。
取样于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铜(或氢氧化铁),固体溶解。(合理即可)
(4)FeCl2(或氯化亚铁)
 
试题分析:(1)甲方案的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uO+CO  Cu+CO2 其中氧化铜失去氧,发生了还原反应,乙方案的烧杯中现象是固体表面变为紫红色,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uO + 2HCl → CuCl2 + H2O ;两种方案相比较,甲方案明显的不足之处是操作复杂,没有尾气处理装置;(2)若两种方案中加入的试剂均过量,则甲方案中回收的铜丝网的质量大于乙方案中回收的铜丝网的质量,因为甲中的氧化铜转化为铜,而乙中的氧化铜反应为氯化铜进入溶液;(3)反应结束后,能证明乙方案中盐酸过量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是方案设计就是利用酸的5条化学性质取用不同试剂进行验证,故取样于试管中,加入Fe(或Zn等活泼金属),产生气泡。
取样于试管中,加入碳酸钠(或碳酸盐),产生气泡。
取样于试管中,加入氧化铜(或氧化铁),固体溶解。
取样于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铜(或氢氧化铁),固体溶解。均可以,(4)若在乙方案反应后烧杯中的液体中加入足量的铁粉充分搅拌,最后得到的溶液中溶质为氯化亚铁,因为铁能与盐酸反应也能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9分)实验室有半瓶敞口放置的标签残缺的白色固体(标签如图所示),小明、小亮根据初中所学的知识进行下列探究。

【交流讨论一】
(1)小明与小亮一致认为碱石灰的用途能
做干燥剂,理由是                          
(2)取适量该固体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充分搅拌,发现
烧杯中有白色沉淀,烧杯外壁发热,于是小亮得出结论一定有生石灰。小明认为不一定,小明的理由是                                       
(3)他俩将(2)烧杯中的混合物过滤,对滤液和白色沉淀的组成情况进行了进一步探究。
【猜测】Ⅰ.小明猜测滤液中的溶质是:①NaOH,②Ca(OH)2③NaOH、Ca(OH)2,④Ca(OH)2、NaCO3⑤NaCO3、 NaOH。
【交流讨论二】小亮认为小明的猜测中          (填序号)不合理,小亮猜测滤液中的溶质还可能是                                      
【活动探究】小明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资料: BaCl2溶液显中性, BaCO3为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A.取少量滤液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中
产生白色沉淀
一定有                 
B.将A中的混合物过滤,向滤液中加入                
                      
一定有NaOH
Ⅱ.小亮猜测白色沉淀是①CaCO3②CaCO3、Ca(OH)2
【交流讨论三】小亮根据小明的实验结论得出自己对白色沉淀的猜测中    (填序号)正确。
【启示】药品保存时应注意                                       
(6分)市售“管道通”能使堵塞的管道畅通。小华通过实验对“管道通”中的物质成分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管道通”中含有什么物质?
查阅资料:
(1)下水管里的淤积物主要为油污、食物残渣、毛发等。
(2)氢氧化钠是强碱,能去除油污、腐蚀毛发等,可用于疏通管道。
(3)铝粉为银灰色固体,铝与酸、碱溶液都能反应放出氢气,并放出大量热。例如,铝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Al+2NaOH+    ═2NaAlO2+3H2
猜想与验证:小华打开一盒“管道通”,内有一袋白色固体颗粒和一袋银灰色粉末。
猜想Ⅰ:白色固体颗粒为氢氧化钠。实验方案如下表所示: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①将几粒白色固体颗粒放在表面皿上,放置一会儿
 
②将几粒白色固体颗粒放入盛有少量水的试管中,并用手触摸试管外壁
 
③向操作②得到的溶液中放入一段羊毛线,加热一段时间
羊毛线逐渐消失
结论:白色固体颗粒为氢氧化钠。
猜想Ⅱ:银灰色粉末为铝粉。
实验:取该粉末分别置于两支洁净的试管中,向一只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另一只中滴加    溶液,都产生大量气泡且试管外壁温度明显升高,点燃反应产生的气体火焰均呈淡蓝色。
结论:银灰色粉末为铝粉。
交流与反思:(1)老师告诉小华,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钠的性质非常相似.因此,要确认猜想Ⅰ是否正确,还需要学习如何检验钠元素的存在.
(2)使用管道通时,先将其中银灰色粉末添加于被堵塞的管道中,然后再加入白色固体颗粒,倒入一杯水后立即堵上管道口,管道内迅速发生反应.请写出一个使用“管道通”时的注意事项: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