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巧妙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下列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没有错误的是( )
A.原子不显电性,是因为原子中不存在带电的粒子
B.水通电产生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C.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的原子种类没有改变,原子数目没有增减
D.不同元素原子最本质的区别在是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答案】C
【解析】
A、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是原子核内质子所带电荷与核外电子所带电荷数量相等,电性相反,故A有错误;
B、水通电产生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B有错误;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可知,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的原子种类没有改变,原子数目没有增减,故C没有错误;
D、不同元素原子最本质的区别在于质子数不同,故D有错误。
故选C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氢氧化钠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也是实验室的常用药品。小明和小芳做了如下探究:
(1)小明查阅资料得知,氢氧化钠溶液露置在空气中容易变质,其变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小明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硫酸,该中和反应的实质是______;然后,对反应后废液的溶质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反应后,溶质是什么?
(查阅资料)硫酸钠溶液呈中性
(獷想假设)猜想I.硫酸钠和氢氧化钠;猜想Ⅱ.硫酸钠和硫酸;猜想Ⅲ.______
(设计实验)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 | 溶液无明显变化 | 猜想 ______ 不成立 |
②另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滴人几滴氯化钡溶液 | ______ | 猜想Ⅱ成立 |
(反思与评价)小芳认为实验操作②得出的结论不成立。为了证明猜想Ⅱ成立,可以向废液中分别加入少量的以下试剂______。
A 氧化铜粉末B 氢氧化钡溶液C 碳酸氢钠溶液D 锌粒
【题目】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
序号 | 混合物(括号内为杂质) | 除杂试剂或方法 |
A | 硫酸铜溶液(稀硫酸) | 加入过量的氧化铜,过滤 |
B | 二氧化锰(氯化钾) |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烘干 |
C | 氯化钠(碳酸钠) | 过量稀盐酸,蒸发结晶 |
D | 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 点燃 |
A.AB.BC.C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