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天然气是一种比较清洁的化石能源,主要成分是甲烷。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就化学教材上的习题:“设计实验证明甲烷中含有氢元素和碳元素”展开了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1)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两种固体药品,经研磨均匀混合后装入试管中,加热后产生甲烷气体。
(2)通常情况下,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
(制取探究)
根据提供的仪器回答:
(1)图中标识a仪器的名称是______。
(2)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甲烷的发生装置为______(在A﹣E中选)。
(3)不可收集甲烷的装置为______。
(组成探究)
同学们收集了一瓶纯净的甲烷气体(图1中的A),请根据图中装置完成以下各题:
(1)要将A中的气体通入B装置中,应选图2中的______(填序号)“注水装置
(2)B处是干冷大烧杯,甲烷燃烧后烧杯内壁有______出现,证明甲烷中一定含有氢元素;将B中烧杯迅速正放并向其中滴加______,若______,证明甲烷中一定含有碳元素。
(3)此实验能否证明甲烷是由碳氢元素组成的碳氢化合物______(填“能”或“不能”)
(应用探究)
尿素[CO(NH2)2]是一种常用氮肥。如图为利用天然气制尿素的主要流程。
(1)设备Ⅱ中发生的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
(2)设备Ⅲ中产生并分离开CO2和H2,进入下一设备使用。依据流程图可判断进入设备Ⅳ的是______(写化学式)。
(3)设备V中发生反应:2NH3+CO2═CO(NH2)2+H2O,若设备Ⅳ合成NH3的质量为17t,则理论上最多可生产______t尿素。(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长颈漏斗 A C ② 水雾 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不能 置换反应 H2 30
【解析】
(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进行分析;
(2)根据实验室制取甲烷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进行分析;
(3)根据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进行分析;
(4)根据①②③装置的差异性以及该实验的要求进行分析;
(5)根据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甲烷燃烧有水生成,澄清石灰水常用来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进行分析;
(6)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
(7)根据设备Ⅱ中发生的反应,是氧气和甲烷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进行分析;
(8)根据设备Ⅲ中产生并分离出CO2和H2两种物质,依据流程图和质量守恒定律可以判断进入设备Ⅳ的是H2进行分析;
(9)根据化学方程式和题中的数据进行分析。
(1)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名称和作用可知,a是长颈漏斗,故答案为:长颈漏斗;
(2)实验室制取甲烷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所以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甲烷的发生装置为A,故答案为:A;
(3)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所以不可收集甲烷的装置为C故答案为:C;
(4)需要得到平稳的气流还需要能够控制反应的速度,通过水的滴加来实现,因此选择分液漏斗,故选:②;
(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烧杯内壁上的水中氢元素来自于甲烷,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以证明二氧化碳的存在,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来自于甲烷,故答案为:水雾,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6)甲烷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氧气中含有氧元素,所以无法确定甲烷中是否含有氧元素;
(7)设备Ⅱ中发生的反应,是氧气和甲烷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答案为:置换反应;
(8)设备Ⅲ中产生并分离出CO2和H2两种物质,依据流程图和质量守恒定律可以判断进入设备Ⅳ的是H2,故答案为:H2;
(9)解:设若生产尿素的质量为x
2NH3+CO2=CO(NH2)2+H2O
34 60
17t x
=
x=30t
答:理论上最多可生产30t尿素
【题目】如表是几种家用清洁剂的功能和有效成分。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清洁剂 | 洁厕灵 | 彩票液 | 漂白水 |
功能 | 清除污垢,除异味 | 漂洗衣物,使色彩鲜艳 | 漂除衣物污渍 |
有效成分 |
(1)三种清洁剂的有效成分中,属于氧化物的是(填化学式)______;
(2)大理石上的污垢不能用“洁厕灵”清洁的理由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在盛有少量“彩漂液”的试管中,加少量二氧化锰,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洁厕灵”与“漂白水”不能混用。二者若混合其有效成分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氯化钠、水和有毒的氯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题目】M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MSO4溶液是无色液体,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探究M与铜、铝的活动性顺序,请你和他们一起进行以下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M、铜、铝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怎样的?
【猜想与假设】小敏的猜想是Al>Cu>M;小强的猜想是Al>M>Cu;你的猜想是 。
【设计与实验一】小莉取M丝、铜丝、铝丝和编号为①、②、③的3支试管,进行如表的实验(试管中均盛有体积相同、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的稀盐酸);
实验操作 | M丝插入试管①中 | 钢丝插入试管②中 | 铝丝插入试管③中 | 实验结论 |
刚开始的现象 | 有少量气泡产生 | 无气泡 | 无气泡 | M>Cu: |
几分钟后的现象 | 有少量气泡产生 | 无气泡 | 有大量气泡产生 |
|
【交流与表达】同学们对同一实验得出两种不同结论的现象进行了讨论,明白了实验刚开始时试管③中无气泡产生的原因,该原因是 。
【设计与实验二】为了进一步探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同学们取粗细相同,打磨干净的M丝、铝丝及相关溶液,又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试管乙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2)试管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交流与表达】同学们经讨论后认为该实验可以优化,去掉试管 (填试管编号)中的实验,也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
【解释与结论】通过以上实验,同学们得出了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评价与反思】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对实验过程进行了如下反思:
(1)影响金属与酸反应速率快慢的因素,除了相互反应的金属和酸的性质外,还有 (任写一种)
(2)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时,除了上述实验中已经用到的两种方法外,还可以根据 进行判断(任写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