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目的:①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氧气,做细铁丝燃烧的实验.
②粗略测定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所收集到的氧气体积.
反应原理: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仪器认识:写出上图中仪器①、②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
装置连接:为达到实验目的②,各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填接口的字母):________________
问题①实验过程发现瓶中的水变红了,原因是________;
②用收集到的氧气做细铁丝燃烧的实验时,发现瓶底炸裂,发生失误的操作原因可能是________.
③根据高锰酸钾的质量算出产生的氧气质量为理论值.如果实际测得氧气的体积超过理论值,你认为原因可能是________.
【答案】2KMnO4K2MnO4+MnO2+O2↑试管 量筒c b试管口没有放棉花集气瓶底没有放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未冷却到室温就读数
【解析】
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实验装置,操作步骤及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进行分析解答。
(2)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3)根据实验装置图中仪器①是试管,②是量筒;(4)为达到实验目的②粗略测定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所收集到的氧气体积,可测定排出水的体积,因此各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a→c→b→d,故选C; b;(5)①根据实验步骤:将药品平铺在试管底部,在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受热飞溅进入导管,堵塞导管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由此可知:实验过程发现B瓶中的水变红了,原因是:试管口没有放棉花;②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放出大量热,生成的四氧化三铁可能会粘在瓶底或瓶壁上导致集气瓶炸裂,集气瓶底放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细砂起到隔热和阻隔作用,因此细铁丝燃烧的实验时,发现瓶底炸裂,发生失误的操作原因可能是:集气瓶底没有放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③根据高锰酸钾的质量算出产生的氧气质量为理论值。如果实际测得氧气的体积超过理论值,原因可能是:未冷却到室温就读数。
【题目】小明同学在做家庭实验时,不小心将过氧化氢溶液溅到妈妈刚刚切好的土豆丝上,发现土豆丝上立即冒气泡,激发了小明的探究欲望,请你参与小明的探究.
(猜想)土豆丝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设计并完成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请你帮小明同学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或总结 | ||
结论 | 总结 | |||
实验一 | 取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 有气泡产生,木条不复燃 | 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但是________. | 土豆丝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
实验二 | 向盛水的试管中加入土豆丝,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 没有明显现象 | 水和土豆丝不能放出氧气 | |
实验三 | 取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土豆丝,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 ________ | 土豆丝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 |
在小明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二”起的作用是________.
(反思)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的“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完全证明猜想是正确的:
第一补充实验:在实验三前后,各对土豆丝进行一次称量,其目的是:________;
第二补充实验:倾倒掉实验三反应后的液体,向试管中余下的土豆丝中重新加人过氧化氢溶液,又有大量气泡产生,说明土豆丝________.
(结论)通过上述同学所做的实验,我们知道了土豆丝可以作为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