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某同学对“菠菜中富含可溶性草酸盐和碳酸盐,与豆腐同食会引起结石”的说法产生了兴趣.
探究一:菠菜里是否含有可溶性草酸盐和碳酸盐?
①可溶的草酸盐、碳酸盐能与CaCl2溶液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草酸钙(CaC2O4)、碳酸钙.
②醋酸(化学式用HAc表示)不与草酸钙反应,但能与碳酸钙反应生成可溶性盐.
根据流程回答问题:
(1)操作①的名称是 .
(2)加入足量CaCl2溶液的目的是 .
(3)已知气体D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实验结论】菠菜里含有可溶性草酸盐和碳酸盐.
探究二:不同温度下,草酸钙分解的产物是否相同?
已知下列事实:
①草酸钙高温完全分解得到两种气态氧化物和一种固态氧化物.
②12.8g的草酸钙分解过程中温度与剩余固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根据上述事实,回答下列问题:
(4)草酸钙高温完全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
(5)通过上图数据分析,400℃﹣﹣500℃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700℃时剩余固体的成分是 .
探究一:(1)过滤(2把可溶性的碳酸盐和草酸盐转化为沉淀(3)CaCO3+2HAc=Ca(Ac)2+H2O+CO2↑
探究二:(4)CaC2O4CaO+CO↑+CO2↑(5)CaCO3和CaO
解析试题分析:探究一:(1)分离固态和可溶性物质的一种常用方法是过滤,本题操作①之后是残渣和溶液,故我们判断该操作为过滤,故答案为:过滤(2)由于我们探究的是菠菜中的两种盐,由题给条件可知,有一种可溶,一种不可溶,所以我们想办法将溶液中的草酸根和碳酸根完全沉淀出来,而氯化钙可以把它们都给沉淀出来,然后根据“醋酸(化学式用HAc表示)不与草酸钙反应,但能与碳酸钙反应生成可溶性盐”这一结论来完成它们的判定.故答案为:把可溶性的碳酸盐和草酸盐转化为沉淀(3)根据题给条件,反应生成了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再结合题给信息我们可以判断发生的反应为:CaCO3+2HAc=Ca(Ac)2+H2O+CO2↑,故本题答案为:CaCO3+2HAc=Ca(Ac)2+H2O+CO2↑
探究二:(4)根据题给条件及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草酸钙中含有钙元素、碳元素、和氧元素,那么生成的气态氧化物就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从而可以写出该化学方程式为:CaC2O4CaO+CO↑+CO2↑(5)从图表中可以分析出,草酸钙的分解分为两个过程,再结合题给条件可知第一个过程中生成的应该是一氧化碳和碳酸钙,然后碳酸钙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在700℃时正处在碳酸钙分解的过程中,故剩余的固体成分为碳酸钙和氧化钙的混合物,所以本题的答案为:CaC2O4
CaCO3+CO↑; CaCO3和CaO
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碳酸钙;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如图所示的暖宝宝是一种防寒用品。小明想知道暖宝宝中的主要成分有哪些?暖宝宝发热的原因是什么?
(1)小明探究:暖宝宝中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剪开内包装袋,倒出其中的粉末,发现呈黑色。
【提出猜想】该黑色粉末可能含有木炭粉、铁粉、氧化铜中的一种或几种。
【初步验证】将磁铁靠近黑色粉末,部分被吸引。
【得出结论】该黑色粉末中一定含有 ,可能含有 。
【查阅资料】木炭与稀硫酸不反应,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能产生蓝色溶液。
【进行实验】
实验编号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① | 取少量黑色粉末于试管中,加足量稀硫酸 | 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溶液未变蓝色 |
② | 取实验①的残渣灼烧,将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在上方 |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由实验①可知,该黑色粉末中一定含有 ,一定不含 。
写出实验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由实验②可知,该黑色粉末中一定含有 。
(2)小明思考:暖宝宝为什么会发热?
【查阅资料】暖宝宝中除含有铁粉、木炭外,还含有食盐和水。
①暖宝宝贴在衣服上与空气接触后会发热的原因是 。由此可见,人们可以利用化学反应放出的热量来造福人类,请你再举一例: 。
②请你猜测暖宝宝中氯化钠的作用是 。
同学们为了研究氧化铁能否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中起催化作用,进行了以下实验:
【资料】①氯酸钾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ClO3 2KCl+3O2↑。
②氯酸钾和氯化钾均能溶于水。
【实验一】氧化铁能否在氯酸钾制取氧气实验中加快反应速率。
实验编号 | KClO3/g | 氧化物 | 产生气体的体积(mL) | 耗时(s) |
1 | 0.6 | | 67 | 1800 |
2 | 0.6 | 0.2g二氧化锰 | 67 | 36.5 |
3 | 0.6 | g 氧化铁 | 67 | 89.5 |
(1)实验3中氧化铁的质量为 。
(2)以上实验采用了 的实验方法。
(3)实验一得到的结论是 。
【实验二】为证明氧化铁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同学们又完成了以下的实验:
Ⅰ.在实验3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加足量的水溶解,过滤得到红色固体,洗涤干燥并用电子天平称量,质量为0.2g。
Ⅱ.将一定量的CO通入滤出的固体,按下图进行实验:
![](http://thumb.zyjl.cn/pic5/tikupic/9b/8/1vysl4.png)
甲同学的实验报告如下:
装置 | 实验现象 | 实验分析 |
A | 红色固体全部变黑 | 生成了铁 |
B | 石灰水变浑浊 | 产生二氧化碳 |
(4)写出A中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实验结论】氧化铁能在氯酸钾制取氧气反应中起催化剂。
【实验反思】乙同学查阅资料发现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后剩余固体可能由氧化亚铁、四氧化三铁、铁粉和未反应的氧化铁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为了研究剩余固体的成分,丙同学查阅了以下资料:
| 铁粉 | 氧化亚铁 | 氧化铁 | 四氧化三铁 |
颜色 | 黑色 | 黑色 | 红色 | 黑色 |
磁性 | 有 | 无 | 无 | 有 |
与CO反应 | 不反应 | 反应 | 反应 | 反应 |
与稀盐酸反应 | 反应 | 生成氯化亚铁和水 | 生成氯化铁和水 | 生成氯化亚铁、氯化铁和水 |
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 反应 | 不反应 | 不反应 | 不反应 |
(5)丙同学认为剩余固体中一定没有氧化铁,原因是____________。
(6)测定剩余固体的组成。
步骤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和解释 |
1 | 用磁铁吸引剩余固体 | _____________ | 剩余固体中没有氧化亚铁。 |
2 | 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 剩余固体中只有铁粉。 |
丽丽的爸爸旅游归来,带回一些钟乳硒石块送给了她.丽丽和同学们想验证钟乳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于是她们将其中一块钟乳石带进实验室进行探究.
(1)请你帮助丽丽完成以下探究方案.
实验操作 | 预期的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取一小块钟乳石于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 ,观察现象. ② ,观察现象. | 有气泡生成 | 钟乳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 |
(2)查阅资料得知钟乳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假设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酸发生反应).上述预期的实验现象中有气泡生成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实验后,为了防止废液腐蚀下水管道或对水质产生不良影响,丽丽将所有的废液倒入了一个洁净的烧杯中.她取样测定了废液的酸碱性,你认为她选择的试剂可以是 .测试后得知该废液显酸性,则烧杯中废液的溶质是 .
(4)丽丽向烧杯中的废液里加入过量的 (填序号)能使废液呈中性,过滤后才可安全排放.
①碳酸钙 ②熟石灰 ③生石灰 ④氢氧化钠.
实验室中有一瓶标签受损的无色液体,如图所示.这瓶无色液体是什么呢?实验员老师告诉大家,该液体目前只能是过氧化氢溶液和蒸馏水中的一种.
(1)大家讨论后一致认为不可能是蒸馏水,理由是 。
(2)为确定该液体成分,同学们继续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3)大家认为标签受损的原因可能是 。
(4)通过学习大家知道我国淡水资源缺乏,而海水淡化是未来生活一种重要来源。自然界中的溴元素绝大多数存在于海洋中,其元素符号为Br,根据中文名称 “溴”推测: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 (填“左侧”、“右侧”或“中部”)。
(5) 小明同学从水产市场带回一瓶浑浊的海水,他要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其实验过程如下所示。请你参与实验并回答:
![](http://thumb.zyjl.cn/pic5/tikupic/1d/2/ed0262.png)
1) 加入絮凝剂A的作用是 ,操作①的名称是 。
2)下列对该操作①过程及结果描述正确的是( )(填编号)
A.此过程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B.该操作是利用颗粒大小不同将混合物分离
C.该操作之后得到的“水”仍是咸的 D.该操作之后得到的“水”可以饮用
3)请仔细观察下面三幅图。
![](http://thumb.zyjl.cn/pic5/tikupic/9a/e/1rkmw2.jpg)
在上述实验过程中操作② 应选用三幅图中的装置是 (填序号),
操作③ 应选用的装置是 (填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