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列物质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是( )
A.食盐水
B.白醋
C.蒸馏水
D.纯碱溶液
【答案】B
【解析】
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碱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
A、食盐水呈中性,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色,故A错误;
B、白醋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故B正确;
C、蒸馏水呈中性,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色,故C错误;
D、纯碱(碳酸钠)溶液呈碱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故D错误。
故选B。
【题目】水和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1是水通电分解的示意图,请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 若试管a中产生10 mL气体,则相同条件下,b试管中产生mL气体。(2)图2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填“属于”或“不属于”)空气污染物;试验结束后,用pH试纸测量集气瓶中的液体,其pH7(填“小于”、“等于”或“大于”)。(3)图3所示的是探究铁生锈条件的实验,一段时间后发现c中铁片变红,d中铁片依然光亮,对比c、d中的现象,说明决定铁生锈快慢的一个重要因素是:。(4)防止温室效应的进一步增强,以下建议可行的是(填字母)。A.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等新能源B.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C.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D.禁止使用空调
【题目】下列变化过程中与另外三个有本质区别的是
A.点燃蚊香驱赶蚊虫B.干冰升华C.水果的腐烂变质D.铁丝生锈
【题目】水是生命之源,万物之基,是人类最宝贵的自然资源,人们应认识水、了解水、关心水、爱护水、节约水。(1)认识水,了解水的组成和变化。①从物质的分类角度分析,水不属于 (填字母)。A. 单质 B. 氧化物 C. 化合物 D. 纯净物②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示意图:检验玻璃管b中的气体方法是;该图所示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从能量转化角度分析,电解水是将能转化为能。(2)关心水、爱护水,让水更好的为人类服务;我国规定水质必须在感官性指标、化学指标、病理学指标等方面达标后方可以成为生活饮用水。各种指标的主要要求为:a.不得呈现异色 b.不得有异嗅异味 c.应澄清透明 d.不得含有细菌和病毒①为了实现a、 b指标,可以利用的吸附作用(填物质名称)而达到;②取适量经过处理后得到的水于烧杯中,加入肥皂水并搅拌,发现烧杯中有大量浮渣,则说明河水是 (填“硬水”或“软水”),日常生活中使用硬水会带来许多麻烦,家庭生活中常用来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③右图是市场上出售的一种活性炭净水器示意图。这种净水器入水口在下方的优点是。A.使水的化学性质发生改变 B.有助于除去悬浮性颗粒C.不易堵塞活性炭孔 D.可以将硬水软化(3)防治水体污染是节约用水的有效方法。不少村镇小型河沟中藻类疯长,说明水体富营养化,你认为造成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有。A.化学肥料流失到河中B.排放的生活污水中有含磷洗涤剂C.人类的粪便流失到河中D.工业废水的排放
【题目】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分析不合理的是( )A.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原因——可能是滤纸与漏斗壁之间有气泡B.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少于1/5——可能是装置漏气C.点燃氢气时,发生爆炸——点燃前可能没有检验氢气的纯度D.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炸裂——实验前未在瓶内加水或铺少量细沙
【题目】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是硬水
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海水、湖水都是混合物,自来水是纯净物
D.吸附是净化程度最高的净水方法
【题目】下列有关化学学科观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结构观:构成水和过氧化氢的分子结构不同,它们的化学性质也不同
B.元素观:从宏观上看一切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C.微粒观:金刚石是由碳分子构成的
D.守恒观: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题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物质,还伴随能量变化
B.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预先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
C.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电子上
D.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氮气,可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题目】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都是常见的碱。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都能用作建筑材料B.都能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C.它们的溶液都能与碳酸钾溶液反应D.它们的溶液都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