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我国南海海底蕴藏固体“可燃冰”。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由甲烷和水组成),甲烷水合物的化学式为CH4·8H2O。关于“甲烷水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甲烷水合物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 甲烷水合物充分燃烧后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C. CH4·8H2O中CH4和H2O的质量比为1:8
D. CH4·8H2O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1:20:8
【答案】C
【解析】A. 根据化学式可以看出,甲烷水合物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正确;B. 含碳、氢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后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正确;C. CH4·8H2O中CH4和H2O的质量比为16:(8×18)=1:9,错误;D. CH4·8H2O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1:20:8,正确。故选C。
【题目】化学课后,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整理实验桌时,发现有一瓶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塞橡皮塞,征得老师同意后,开展了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1] 该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了呢?
[实验探究1]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向溶液中滴加________,并不断振荡。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氢氧化钠溶液一定变质了。 |
[提出问题2] 该氢氧化钠溶液是全部变质还是部分变质呢?
[猜想与假设]
猜想1: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
猜想2:氢氧化钠溶液全部变质。
[查阅资料] 氯化钡溶液呈中性。
[实验探究2]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向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并不断振荡。 | 有______生成。 | 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有碳酸钠。 |
(2)取步骤(1)试管中的少量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 | 溶液变红。 | 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有____。 |
[实验结论] 该氢氧化钠溶液_______(填“部分”或“全部”,下同)变质。
[反思与评价]
氢氧化钠溶液露置于空气中容易变质,请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理解与应用]氢氧化钠溶液容易变质,必须密封保存。
【题目】下列各选项中,解释与事实不吻合的是( )
选项 | 事实 | 解释 |
A | 液氧和氧气都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
B | 酒精做温度计的填充物 | 酒精分子的体积受热变大,遇冷变小 |
C | 金刚石很坚硬,而石墨却很软 | 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
D | 食物变质 | 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 |
A. A B. B C. C D. D
【题目】食品包装中常有一种袋装防腐剂,主要成分是铁粉、生石灰等。同学们对一包久置的该防腐剂固体样品很好奇,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久置固体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久置固体中可能含有Fe、Fe2O3、CaO、Ca(OH)2和CaCO3
【查阅资料】铁与氯化铁溶液(黄色)在常温下发生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浅绿色)。
【实验探究】甲同学的方案: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取少量固体放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向所得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 溶解时放出大量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后的溶液呈红色 | 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____和Ca(OH)2 |
(2)另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_________. | 固体逐渐消失,有大量无色气体产生,得到浅绿色溶液 | 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一定不含Fe2O3 |
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中并不能得出一定含Ca(OH)2的结论,理由是__________。
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并不能得出一定不含Fe2O3的结论,理由是__________,并设计实验方案继续验证。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固体研碎,用磁铁充分吸引后,向固体中加入足量水后过滤,向过滤后的固体滴加稀盐酸 | _________. | 固体中一定含有CaCO3和Fe2O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