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图中的物质均是初中化学的常见物质。其中A为黑色固体,B、C均为气体,且B有剧毒。请根据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有些反应条件已省略),回答下列问题:
(1) D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 A→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B→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O2 C+O2 CO2 2CO+O2
2CO2
【解析】
图中的物质均是初中化学的常见物质,B、C均为气体,且B有剧毒,所以B是一氧化碳,A为黑色固体,A与D能生成一氧化碳,黑色固体碳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所以A是碳,D是氧气,一氧化碳和D反应生成C,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所以D C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条件能生成一氧化碳。经过验证,推导正确。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
(1)D的化学式为:O2;
(2)A→C的反应是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O2 CO2;
(3)B→C的反应是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2CO+O2 2CO2。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在实验室配制石灰水,并完成石灰水与稀盐酸的反应。
(1)小明同学将两药匙熟石灰样品放入小烧杯中,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充分搅拌后发现烧杯底部仍有未溶解的固体,于是他认为熟石灰样品已经变质,你认为熟石灰变质的可能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小莉同学不同意他的判断,你认为小莉的理由是___________。小莉同学把烧杯中的物质过滤,取滤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酚酞变红。
(2)该小组同学使用配制好的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盐酸做中和反应实验,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加入一定量稀盐酸后,发现忘记滴加指示剂了,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Ⅰ、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Ⅱ、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作出了猜想,请你补充丁同学的猜想。
甲:可能是和
;
乙:可能是和
;
丙:可能是、
和
;
丁:可能__________(填物质的化学式)。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实验1 | 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 | ____________ | 同学甲猜想不正确 |
实验2 | 另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 先有气体产生,后产生沉淀 | 同学__________猜想正确 |
(反思与拓展)
A你认为四位同学的猜想中不需做实验就可以否定的是________。
B根据所学化学知识,若验证停止滴加盐酸后的烧杯内溶液的溶质含有,除以上方案外,下列物质中的_________单独使用也能完成该实验(填序号,可多选)。
a pH试纸铜 b铜 c硝酸银 d氧化铁
C烧杯中的溶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写一条)。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