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想从含有A12 (SO4) 3、CuSO4的废液中回收金属铜,设计流程如图:
(1)过滤操作中用到的所有玻璃仪器为_________________。
(2) I 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3)固体A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 II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漏斗、玻璃棒、烧杯 Fe+CuSO4═FeSO4+Cu Cu、Fe 使铁完全反应
【解析】
(1)过滤操作中用到的所有玻璃仪器为漏斗、玻璃棒、烧杯;
(2)I中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CuSO4═FeSO4+Cu;(3)溶液B中所含的溶质是没有反应的Al2(SO4)3、反应生成的FeSO4;固体A的成分是反应生成的Cu、过量的Fe;
(4)Ⅱ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的目的是使铁完全反应。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做“中和反应”实验时,小聪同学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硫酸,一会儿后发现忘了滴加酸碱指示剂,于是他停止滴加稀硫酸。同学们对反应后溶液中含有哪些溶质展开了讨论。
(提出问题)上述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为_____,那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提出猜想)猜想一:溶质是Na2SO4 猜想二:溶质是Na2SO4 和NaOH 猜想三:溶质是______
(查阅资料)Na2SO4 溶液呈中性
(实验探究)小聪同学设计如下的实验方案
方法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方案一 | 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洁净的试管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 | 酚酞不变红色 | 猜想一正确 猜想二不正确 |
方案二 | 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洁净的试管中, 滴加BaCl2溶液 | 出现白色沉淀 | 猜想三正确 |
方案三 | 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洁净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的黑色CuO粉末,振荡 | _ | 猜想三正确 |
(方案评价)同学们对小聪的实验方案讨论后认为:
①方案一存在缺陷,该方案不能证明猜想一是正确的,其原因是___。
②方案二也不能证明猜想三是正确的,理由是___。
③同学们经过讨论,一致认为方案三能够证明猜想三是正确的,并讨论除此方案外,还可以向烧杯的溶液中加入活泼金属或碳酸盐等物质进行证明。
(实验反思)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还需考虑反应物的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