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如图所示的装置有多种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排空气法收集 CO2,则 CO2气体应从装置的______ 端通入(填“a”或“b”,下同);
(2)若用排空气法收集 H2,则 H2应从装置的______ 端通入;
(3)若用排水法收集 O2,先将瓶内装满水,然后 O2从______ 端通入;
(4)若用水将装置中的 O2排出进行实验时,水应从______ 端流入。
【答案】b a a b
【解析】
装置收集气体时,如果用排空气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密度大的气体,从“长”的一端进;密度比空气密度小的气体,从“短”的一端进。用排水法收集从“短”的一端进;
(1)若用排空气法收集 CO2,则CO2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应从装置的b端进入;
(2)若用排空气法收集 H2,氢气密度比空气小,则 H2应从装置的a 端通入;
(3)若用排水法收集 O2,氧气的密度小于水,先将瓶内装满水,然后O2从a端通入;
(4)若用水将装置中的O2排出进行实验时,水应从b 端流入。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小花同学发现自己的铜制眼镜框表面出现了绿色的铜锈。为了弄清铜绿的组成和铜生锈生成铜绿的条件,小花与她们的化学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
(一)探究铜绿的组成。
(查阅资料)“铜锈”主要成分是Cu2(OH)2CO3(俗称铜绿);铜绿受热易分解。
(实验设计)
①小花同学从铜制眼镜框上取下适量的干燥铜绿,按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试管口有水珠出现,说明了铜绿中含有_________元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了铜绿中含有________元素。
②小阳取下少量试管内反应后的剩余物,放人另一支试管中,滴入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溶液变蓝色,说明铜绿中含有___________元素。
(实验结论)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探究铜生锈的条件。
(查阅资料)1铜绿受热会分解成三种氧化物。
①写出铜绿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碱石灰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和氧化钙固体的混合物,实验室常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气体、常用碱石灰除去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蒸气。
(实验设计)借鉴课本“铁钉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小平设计了“铜片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实验如下图所示将四小块铜片分别按下图所示放置一个月,观察现象如下:
实验装置 | ||||
实验现象 | 铜片不生锈 | 铜片不生锈 | 铜片不生锈 | 铜片生锈且水面附近锈蚀最严重的 |
(实验结论)②铜生锈是铜与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
(反思应用)③写出防止铁或铜等金属制品生锈的两种不同原理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