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在做“火龙生字“趣味实验时,先用毛笔蘸热饱和硝酸钾(KNO3)溶液在白纸上书写字母 “K”,晾干(白纸上出现硝酸钾晶体),再用带火星的木条接触字母“K”,白纸上写过字母的地方燃烧并迅速蔓延,留下“K”形的黑色痕迹(如下图)。为了弄清楚“火龙生字”的原因,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为什么附有硝酸钾晶体的地方遇火星燃烧?
【查阅资料】硝酸钾受热易分解,生成亚硝酸钾(KNO2)和一种常见的气体单质.
【猜想与假设】硝酸钾受热分解生成的气体单质是什么?
猜想一:二氧化氮
猜想二:氮气
猜想三:氧气
猜想四:氢气
小明同学认为猜想一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芳同学认为猜想四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结合氮气与氧气的性质,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证明猜想二与猜想三的正确性,你设计的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或___________________。
【解释与结论】通过实验证明猜想三正确,则硝酸钾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 ,白纸上写过字的地方遇火燃烧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二氧化氮是化合物不是单质(或二氧化氮是化合物或二氧化氮不是单质) 反应物KNO3中无氢元素或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取少量硝酸钾晶体放入试管中加热,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熄灭(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或熄灭) 2KNO32KNO2+O2↑ 硝酸钾晶体受热分解生成氧气,氧气有助燃性,写过字的白纸附近氧气的浓度增加
【解析】【猜想与假设】:二氧化氮是化合物不是单质,所以猜想一不正确;而硝酸钾中不含有氢元素,不可能生成氢气,所以猜想四不正确;
【进行实验】:由于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以取硝酸钾晶体放在试管中加热,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进试管内,观察到木条复燃,证明生成的是氧气,木条熄灭则为氮气;
【解释与结论】:硝酸钾受热分解生成亚硝酸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NO32KNO2+O2↑;
硝酸钾晶体受热分解生成氧气,使写过字的白纸附近氧气的浓度增大,所以白纸上写过字的地方遇火易燃烧。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小兵和小东是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成员,他们在查阅资料时,发现单质碳能够在高温时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得到金属单质。于是,他们用木炭与CuO进行了如下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他们的这次活动,并解决的关问题:
【提出问题】
木碳与氧化铜反应除生成单质铜外,另一种生成物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①可能是CO。 ②可能是CO2。
【设计实验】
⑴让CO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
⑵他们在互联网上用Google收集到这样一条信息:把滤纸浸泡在磷钼酸和氯化钯的黄色混合溶液中制成的试纸遇CO立即变成蓝色,而遇CO2不变色。
【实验与结论】设计的实验装置图如下: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A中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 | 有______________生成 |
B中黄色试纸没有变蓝 | 没有_____________生成 |
C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有CO2生成 |
【反思与评价】
如果A装置中的试管口高于试管底部,在实验过程中可能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