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 蚊虫叮咬时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可在叮咬处涂抹食醋以减轻痛痒
B. 自来水用煮沸的方法既可杀菌又可降低水的硬度
C. 面团发酵后会产生酸味,可加入少量的纯碱后再揉成馒头
D. 可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答案】A
【解析】A、食醋呈酸性,不能和蚁酸反应,不能够中和蚁酸,错误;B、硬水中含有较多可溶的钙、镁化合物,主要是碳酸氢钙和碳酸氢镁,它们在水溶液中受热时,能分别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镁沉淀沉降下来,从而被除去;高温可以起到杀菌的作用,正确;C、面团发酵后会产生酸味,纯碱显碱性,可加入少量的纯碱后再揉成馒头,正确;D、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可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正确。故选A。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比较金属R与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进行如下探究活动:根据______________可知铁的活动性比铜强。
【进行猜想】对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做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R>Fe>Cu; 猜想二:______________; 猜想三:Fe>Cu>R
【收集证据】为了验证哪一种猜想成立,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展开实验探究。
主要操作 | 主要现象 | 实验结论 | |
甲 | 将打磨好的R丝插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猜想一正确 |
乙 | 将粗细相同打磨好的R丝、铁丝,分别插入体积和溶质质量分数都相同的稀盐酸中 | R丝表面产生气泡速率比铁丝表面产生气泡速率____(填“快”或“慢”) | |
丙 | 将粗细相同打磨好的R丝、铁丝,分别在空气中点燃 | R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铁丝在空 气中_____________________ |
已知金属R在金属化合物的溶液中显+3价,写出R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交流反思】三位同学交流讨论后认为,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有多种。
【归纳总结】他们总结得出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常见方法有:
(1)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目】一次化学兴趣小组活动时,小红在实验室制取了一种初中化学中常见的气体,收集在三个集气瓶中,让小刚通过实验确定该气体。小刚进行了下面的实验。请根据实验步骤和现象,将你的推断结果及结论填入下表空格中,并回答问题。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推断结果及结论 |
(1)取一瓶气体,闻其气味 | 无气味 | 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移开另一瓶的玻璃片,将一燃着的木条缓慢深入瓶中。 | 瓶口处未见火焰 | 一定不是_______________ |
木条的火焰熄灭 | 一定不是_______________ | |
(3)向第三个瓶中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 石灰水变浑浊 | 一定是__________________ |
在进行实验(3)时,除了使用澄清的石灰水外,还可用___________来确定该气体。
【题目】生产生活中处处充满化学。下列化学知识的应用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 用甲醛浸泡海产品可以保鲜 多吃蔬菜水果有利于补充维生素 | B | 酒精灯失火应立刻用灭火器扑灭 煤气泄漏时应立即打开换气扇通风 |
C | 铁皮表面镀锌可以防止锈蚀 用铁矿石炼铁时尾气要净化处理 | D | 气体被压缩后可以存入钢瓶 量体温时温度计中汞原子受热变大 |
A. A B. B C. C D. D
【题目】某同学查资料得知,实验室常用电石(主要成分CaC2)与水反应制取乙炔(C2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2+2H2O=Ca(OH)2+C2H2↑(电石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也不与Na2CO3反应)。在实验室中,该同学把一定量的CaC2加入Na2CO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并对滤液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 滤液中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NaOH、Na2CO3
猜想二:NaOH
猜想三:NaOH、Na2CO3、Ca(OH)2
你的猜想:________________。
(讨论与交流) 同学们经过讨论后一致认为猜想____是错误的,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验证猜想,同学进一步进行实验验证。
实验序号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实验一 |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过量_______ | 无气泡冒出 | 猜想一不成立 |
实验二 | 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入适量的碳酸钠溶液 | ________ | 你的猜想成立,反应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
(拓展延伸) 若向CuCl2溶液中加人少量CaC2,充分反应后,可预测能够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