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列金属活动性最弱的是( )
A.银 B.铜 C.镁 D.钠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金属活动性最弱的是银。故选A.
【题目】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普通玻璃是一种纯净物
B.大力开发新能源以替代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
C.人体因碘摄入量不足,容易导致骨质疏松症
D.为了增加草木灰肥料,大力提倡在田间焚烧秸秆
【题目】(11分)金属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下图是铝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铝原子的质子数为13 B.化合物中铝元素通常显+3价
C.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D.铝可作导线是由于它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2)21世纪是钛的世纪。下面是利用钛白粉(TiO2)生产海绵钛(Ti)的一种工艺流程:
①反应Ⅰ在800~900 ℃的条件下进行,还生成一种可燃性无色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__;
②反应II可获得海锦钛,化学方程式表示为TiCl2+2Mg 高温Ti+2MgCl2。该反应属于
(填序号)。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③该工艺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两种物质是 、 。
(3)现有铝、铁、铜、银四种金属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试推理乙是 ;写出甲→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溶液质量与加入Zn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溶液中的溶质有4种
B.c点溶液中溶质为Zn(NO3)2
C.若取b~c段溶液,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
D.取d点的固体,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5)相同质量的锌、铁分别与稀盐酸作用,产生H2的质量m(H2)与加入稀盐酸的体积V(稀盐酸)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题目】下列物质常温下呈固态的是( )
A.牛奶 B.氮气 C.玻璃 D.氧气
【题目】(5分)煤的清洁利用是目前全球热门的研究课题,其中的关键是如何处理煤燃烧后产生的二氧化碳。某研究小组研究开发利用煤直接化学循环技术,成功使煤释放热量的同时,捕获了反应过程中产生的99%的二氧化碳。该方法的流程如图所示:
(1)捕捉二氧化碳的目的是 。
(2)将煤、氧化铁磨成粉末的目的是 。
(3)写出反应器中主要的化学方程式 。
(4)该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题目】下图是KNO3、NaCl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t1℃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20℃时KNO3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
C.20℃时100g的KNO3饱和溶液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D.欲从含有少量NaCl的饱和溶液中得到较多的KNO3,通
常可采用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的方法
【题目】(11分)实验设计中常通过放大、转化等方式使化学反应现象显现出来,从而达到实验目的。
【问题提出】怎样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能发生化学反应?
【查阅资料】根据化学反应的本质:有新物质生成。可从两个方面设计实验证明:一是设计实验证明反应物的消失;二是设计实验证明有新物质生成。
【实验探究】方案一:在NaOH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后再滴加盐酸,当观察到 时,即可确定二者发生了化学反应。其中和反应方程式为 。
方案二:在NaOH溶液滴加盐酸的过程中,用pH试纸不断测量溶液的酸碱度,当pH <7即可确定二者发生了化学反应。实验测得其图象如下图。
(1)测定pH的操作方法为 。
(2) b点表示溶液中的溶质是
(3)强调“pH <7时”作为判断的理由是
方案三: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放热,若混合前后温度有变化,则证明发生了化学反应。某同学将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盐酸和NaOH溶液各10 mL混合,用温度计测定室温下混合前后温度的变化,并记录了每次混合前后温度的升高值△t(如表1)
(1)表中x约为 。
(2)某同学在没使用温度计的情况下,通过图1所示装置完成了实验。则该同学根据 判断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但有同学认为单凭此现象不足以说明该反应放热,其理由是 。
(3)对上述过程采用微观模型加以认识,如图2:当滴加盐酸过程中,氢氧化钠溶液中减少的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拓展应用】下列几个方案中一定能证明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 。
【题目】(4分)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人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 (填“甲”或“乙”)。
(2)图2中甲、乙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 。
(3)图3中表示乙的溶解度曲线是 ;P点表示的含义是 。
【题目】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失误会导致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是( )
A.溶解时未用玻璃棒搅拌 B.装瓶时,有溶液洒出
C.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D.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