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人体摄入维生素C不足会引起坏血病,缺乏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服用维生素C片来补充。已知维生素C的化学式为C6H8O6,下列关于维生素 C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维生素C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
B.维生素C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4:3
C.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6
D.维生素C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答案】C
【解析】
根据维生素C的化学式C6H8O6,进行有关化学式的计算,选择正确的。
A、一个维生素C分子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B、维生素C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3:4:3,那么质量比不可能为3:4:3,不符合题意;
C、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符合题意;
D、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176中,碳元素占的分数为72,氢元素占的分数为8,氧元素占的分数为96,所以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不符合题意。故选C。
【题目】某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图1)。
(1)请写出镁条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认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燃烧产物的质量应大于反应物镁条的质量。镁条完全燃烧后,称量发现石棉网上的燃烧产物质量反而比反应前镁条质量小,其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红按图2装置改进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却发现产物中还有一些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
②镁能与氮气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Mg3N2)固体;
③氮化镁可与水反应生成氨气,氨气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做出猜想】黄色固体为Mg3N2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及结论 |
如图,取燃烧产物于烧杯B中,加入适量水,然后用大烧杯罩住小烧杯A和B。 | 现象:_______________。 结论:燃烧产物中含Mg3N2 |
【反思与交流】
①为什么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请从微观角度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空气中N2的含量远大于O2的含量,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MgO却远多于Mg3N2,为什么呢?请给出合理的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
①如果用图2装置(气密性良好)和药品(足量)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该实验所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_____1/5(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②2.40g镁条在某氧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中完全燃烧,所得固体质量可能是______。
A. 3.33g B. 4.00g C. 3.28g D. 3.96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