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2011?淄博)2011年6月3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发布会,发布《2010年山东省环境状况公报》.全省城市环境空气中,主要污染物为可吸入固体颗粒物,占污染负荷的42.4%;其次为二氧化硫(36.9%)和二氧化氮(20.7%).大气中产生SO2的主要途径是
大量化石燃料的使用
大量化石燃料的使用
,SO2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与空气中的水发生反应,形成酸雨
与空气中的水发生反应,形成酸雨
.资料显示,当空气受SO2污染严重时,可通过飞机喷洒X粉末,以降低SO2的污染程度,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X+2SO2+O2=2CaSO4+2CO2,由此推断X的化学式是CaCO3
CaCO3
,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4
+4
.分析:根据硫元素的来源进行分析,
根据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进行分析,
根据化合物中的元素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分析.
根据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进行分析,
根据化合物中的元素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分析.
解答:解:煤等化石燃料中含有硫元素,燃烧后会产生二氧化氯.故答案为:大量化石燃料的使用,
二氧化硫溶于水形成的亚硫酸降到地面就是酸雨,故答案为:与空气中的水发生反应,形成酸雨,
生成物中有2个钙原子,2个硫原子,2个碳原子,12个氧原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反应物中也必须有这几个原子,故答案为:CaCO3,
二氧化硫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两个氧是-4,所以硫是+4,故答案为:+4.
二氧化硫溶于水形成的亚硫酸降到地面就是酸雨,故答案为:与空气中的水发生反应,形成酸雨,
生成物中有2个钙原子,2个硫原子,2个碳原子,12个氧原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反应物中也必须有这几个原子,故答案为:CaCO3,
二氧化硫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两个氧是-4,所以硫是+4,故答案为:+4.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酸雨的形成及危害,以及化学式推断和化合价的正确判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2011?淄博)金属材料被广泛的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中,不仅是因为其物理性能优良,还与它们的化学性质密切相关.下面是小明同学设计测定金属铁、铜和镁的活动性的探究实验过程和实验记录,请你一起探究.
【实验记录】测定金属铁、铜和镁的活动性强弱
【所用试剂】稀硫酸、硝酸银溶液、光亮的薄铁片、薄铜片、薄镁片
【实验过程】
步骤Ⅰ将铁片、铜片、镁片分别在空气中点燃片刻,观察燃烧现象;
步骤Ⅱ将铁片、铜片、镁片分别放入三只盛有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体积相同的稀硫酸的试管中;
步骤Ⅲ将铁片、铜片、镁片分别放入三只盛有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体积相同的硝酸银溶液的试管中.
【实验记录】用“√”表示能观察到实验现象,用“-”表示观察不到实验现象(见右表).
实验现象记录表
(1)通过步骤Ⅰ可以得出三种金属中镁的金属活动性最强,判断依据是______
(2)运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方案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步骤Ⅱ和步骤Ⅲ中,需要控制的实验条件除了金属的体积、溶液的体积、溶质质量分数以外,还需要控制的条件是______.写出镁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此反应属于______.
【实验结论】金属铁、铜和镁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反思交流】若利用上述试剂制取氢气,小明认为应该选择金属铁和稀硫酸反应,而不选择金属镁和稀硫酸反应,他的理由是______.
【实验记录】测定金属铁、铜和镁的活动性强弱
【所用试剂】稀硫酸、硝酸银溶液、光亮的薄铁片、薄铜片、薄镁片
【实验过程】
步骤Ⅰ将铁片、铜片、镁片分别在空气中点燃片刻,观察燃烧现象;
步骤Ⅱ将铁片、铜片、镁片分别放入三只盛有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体积相同的稀硫酸的试管中;
步骤Ⅲ将铁片、铜片、镁片分别放入三只盛有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体积相同的硝酸银溶液的试管中.
【实验记录】用“√”表示能观察到实验现象,用“-”表示观察不到实验现象(见右表).
实验现象记录表
金属 | 空气 | 稀硫酸 | 硝酸银溶液 |
铁 | - | √ | √ |
铜 | - | - | √ |
镁 | √ | √ | √ |
(2)运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方案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步骤Ⅱ和步骤Ⅲ中,需要控制的实验条件除了金属的体积、溶液的体积、溶质质量分数以外,还需要控制的条件是______.写出镁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此反应属于______.
【实验结论】金属铁、铜和镁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反思交流】若利用上述试剂制取氢气,小明认为应该选择金属铁和稀硫酸反应,而不选择金属镁和稀硫酸反应,他的理由是______.
(2011?淄博)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 )
序号 | 物质 | 杂质(少量) | 试剂和操作方法 |
A | O2 | H2O蒸汽 | 通过浓H2SO4 |
B | 稀盐酸 | 稀硫酸 | 加入适量BaCl2溶液,过滤 |
C | Na2CO3粉末 | NaHCO3粉末 | 加热 |
D | KNO3溶液 | Ba(NO3)2溶液 | 加入适量的Na2SO4溶液,过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