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新闻事件:一辆载满20t电石的挂车,行驶在途中突然燃起熊熊大火并伴有大量黑烟。事故路面上洒落了五六百米燃着的石头。这辆货车在雨中整整燃烧了一天,消防官兵对大火也束手无策,场面让人惊心动魄。
同学们看到这则新闻对电石的化学性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电石的主要成分是碳化钙(CaC2),可以与水反应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及白色固体。
常见的可燃性气体中,乙炔(C2H2)燃烧时伴有大量黑烟。
(猜想与假设)同学们展开大胆的猜想:
(1)电石与水反应生成的气体可能是:氧气、氢气或乙炔(C2H2);电石与水反应生成的白色固体可能是:氧化钙、氢氧化钙或碳酸钙。大家做出以上推断是依据了_________。
(2)同学们讨论后一致认为:该气体不可能是氧气,原因是______________;又依据氧化钙可以和水发生反应,判断白色固体不可能是氧化钙。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取适量电石加水反应,收集生成的气体,验纯后点燃。 | 气体燃烧,产生黄色火焰并伴有浓烈黑烟。 | 电石与水反应产生的气体是____。 |
②取适量反应后生成的固体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稀盐酸。 | 固体溶解,___ 。 | 电石与水反应产生的固体不是碳酸钙。 |
③取适量反应后生成的固体于试管中加水,取上层清液向其中通入______。 | 溶液变浑浊。 | 电石与水反应产生的固体是氢氧化钙。溶液变浑浊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 |
[注意:若答对以下问题,奖励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3)碳化钙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碳化钙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4)保存碳化钙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元素的种类在化学变化前后不变(质量守恒定律) 氧气不是可燃性气体 乙炔 没有气泡产生或无明显现象 CO2 CO2 + Ca(OH)2 = CaCO3↓+ H2O -1 CaC2+2H2O=Ca(OH)2+C2H2↑ 防潮密封干燥保存
【解析】
猜想假设:
电石与水反应的可燃性气体可能是:氧气、氢气或乙炔(C2H2),同学们做出以上猜想的理论依据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由于电石与水反应生成的是可燃性气体,而氧气不具有可燃性,故不可能是氧气;
实验探究:
(1)资料中乙炔(C2H2)燃烧时伴有大量黑烟,而氢气燃烧不会产生黑烟,因此电石与水反应产生的气体是乙炔;
(2)因为结论电石与水反应产生的固体不是碳酸钙,因此加盐酸不会产生气泡;
(3)因为结论电石与水反应产生的固体是氢氧化钙,二氧化碳能使氢氧化钙溶液变浑浊;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O2+ Ca(OH)2= CaCO3↓+ H2O;
反思交流:
在CaC2中由钙元素显+2价,可求出碳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根据结论可知碳化钙与水反应产生乙炔和氢氧化钙,故反应的方程式为:CaC2+2H2O=C2H2↑+Ca(OH)2;
碳化钙能够和水发生化学反应,所以防潮密封干燥保存;
【题目】下列对客观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 事实 | 解释 |
A | Fe、Fe2+、Fe3+ 化学性质不同 | 微粒中的质子数不同 |
B | 水通电产生氢气和氧气 |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
C | 热胀冷缩 | 分子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
D | 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 | 冰和水都含有相同原子 |
A.AB.BC.CD.D
【题目】科学实践课上,同学们用水果和蔬菜进行“水果电池”的探究。
(提出问题)制作“水果电池”时,影响灵敏电流计示数的因素有哪些?
(猜想与假设)可能与果蔬的种类、电极片的距离、插入深度、果蔬的个数等有关。
(进行实验)用铜片和锌片分别作为正负极,插入单个果蔬或串联两个果蔬中,连接灵敏电流计。其结果如下(电流计示数均取三次的平均值):
实验 | 果蔬 种类 | 序号 | 电极片的距离/cm | 插入深度/cm | 电流计(单个)示数/μA | 电流计(两个串联)示数/μA |
实验1 | 柠檬 | ① | 1 | 1.5 | 90 | 65 |
② | 1 | 3 | 122 | 100 | ||
③ | 2 | 1.5 | 58 | 70 | ||
④ | 2 | 3 | 80 | 90 | ||
实验2 | 香蕉 | ① | 1 | 1.5 | 155 | 180 |
② | 1 | 3 | 177 | 208 | ||
③ | a | 1.5 | 90 | 120 | ||
④ | 2 | 3 | 140 | 203 | ||
实验3 | 土豆 | ① | 1 | 1.5 | 160 | 177 |
② | 1 | 3 | 185 | 200 | ||
③ | 2 | 1.5 | 90 | 150 | ||
④ | 2 | 3 | 110 | 205 | ||
实验4 | 白萝卜 | ① | 1 | b | 80 | 100 |
② | 1 | 3 | 140 | 148 | ||
③ | 2 | 1.5 | 70 | 80 | ||
④ | 2 | 3 | 90 | 120 |
(解释与结论)
(1)锌和铜属于__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
(2)表中a和b的数值分别为_______。
(3)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实验时最好选择电极片的距离是_______cm。
(4)同一果蔬,插入深度3 cm的效果好于1.5 cm,依据的一组数据是_______。
(反思与评价)
(5)根据实验数据,进行“水果电池”实验时,选择的果蔬最好是_______。
(6)根据实验数据,用柠檬进行实验时,最佳的实验条件是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