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溶液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图1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是___________ (填 “甲”或“乙”) .
(2)某同学按图2所示进行实验,得到相应温度下的A、B、C溶液,在A、B、C三种溶液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3)将t2°C时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C,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___乙 (填“<”“=”“>”)
【答案】甲 B >
【解析】
(1)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甲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故填:甲。
(2)某同学按图2所示进行实验,得到相应温度下的A、B、C溶液,而t1℃甲的溶解度为20g,所以在A、B、C三种溶液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B,因为B溶液是恰好达到饱和状态;故填:B。
(3)将t2℃时的甲、乙两种物质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因为降温乙的质量分数不变,还是最小。故填:>。
【题目】某同学查阅资料得知,实验室常用电石(主要成分是CaC2)与水反应制取乙炔(C2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2 +2H2O==Ca(OH) 2 +C2H2↑(电石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也不与Na2CO3溶液反应)。在实验室中,该同学把一定量的CaC2加入Na2CO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并对滤液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NaOH
猜想二:NaOH、Na2CO3
猜想三:NaOH、Ca(OH) 2
[实验验证]
实验序号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实验一 |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过量稀盐酸 | 无气泡产生 | 猜想________不成立 |
实验二 |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适量碳酸钠溶液 | _________ | 猜想三成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
[拓展延伸]
(1)若向CuCl2溶液中加入少量CaC2充分反应,可观察到有气泡产生,且_______。
(2)实验室保存电石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目】同学们在整理实验室时,发现一包白色粉末状药品,老师说该药品由氯化钠、碳酸钙、氢氧化钠中的两种组成,同学们对此很好奇,于是对这包白色粉末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作出猜想)猜想一:_______ 猜想二:CaCO3和NaOH 猜想三:NaCl和NaOH
(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取一定量白色粉末于烧杯中,加足量水,搅拌 | ________ | 猜想三不成立 |
(2)取少量(1)中所得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入氯化铜溶液 | ________ | 猜想二不成立 |
(3)另取少量(1)中所得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的____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猜想一成立 |
写出步骤(3)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拓展延伸)如何测定该白色粉末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呢?某同学利用碳酸钙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来测定该白色粉末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利用下列装置测定二氧化碳的质量。
(1)将小烧杯中的所有稀盐酸分几次加入到大烧杯中并不断搅拌,判断白色粉末中碳酸钙完全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
(2)已知反应前的总质量[m(大烧杯+白色粉末)+m(小烧杯+稀盐酸)],要计算生成CO2的质量,至少还需要的数据是____(填序号)。
A m(小烧杯) B m(大烧杯) C m(大烧杯+反应后剩余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