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如图是实验室用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装置图,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

2)装置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原因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装置D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它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由此可知,二氧化碳在生活中可用于_____

4)若用装置E来收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应从_____(填“c“d)通入。检验二氧化碳是否已经收集满的方法是将_____放在另外一端。

【答案】长颈漏斗 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 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 灭火 c 燃着的木条

【解析】

1)仪器a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所以C中的现象是: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原因是:

3)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它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所以装置D中观察到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由此可知,二氧化碳在生活中可用于灭火。

4)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用E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时,二氧化碳应从c端进,以排净瓶底的空气;检验二氧化碳是否已经收集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另外一端,观察木条是否熄灭,若熄灭则收集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小明发现一种淡黄色的粉末可以用于杀菌、消毒和漂白,于是想探究该固体的 成份。

(提出问题)该淡黄色固体的化学成份是什么?

(查阅资料)

(1)硫单质是一种淡黄色固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点燃硫单质,生成一种无色、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2)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能与水反应,生成气体并放出大量的热。

(设计实验方案)

方案一:取少量该固体粉末于试管中,加2mL水,振荡并观察现象。 方案二:在燃烧匙里放少量该固体,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现象。 比较以上两方案,你认为的最佳方案是___(方案一方案二”),理由是___

(实验验证并得出结论)

(1)小明向盛有少量该固体的试管中加入2mL水,立刻观察到有无色气泡产生,并且验 证出该反应同时生成了氢氧化钠(NaOH),确定该淡黄色 粉末为过氧化钠(Na2O2)

(2)小明还想对生成的气体成分进行判断,他提出了以下三种假设:

A 该气体是 CO2 B 该气体是 O2 C 该气体是 H2

①同学们首先一致认为上述假设中的___(“A”“B”“C”)肯定不合理,理由是_____

②通过查阅资料,同学们又得知:在化学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就必然有元素 化合价降低。于是通过小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上述假设中的____(“A”“B”“C”)肯定也不合理.。

③同学们用图 1 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进行实验检验,验证了上述分析的合理性:

他们的方法是:打开活塞使水流入试管,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导管___(“a”“b”)处,发现木条复燃,说明生成的气体是氧气。

(思考与小结)

(1)下列关于 Na2O2说法不正确的是___(填字母序号)

A Na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

B Na2O2必须密封保存

C Na2O2着火后可用水扑灭

(2)根据上述实验信息,写出过氧化钠(Na2O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交流与反思)

(1)小佳同学待试管内固体完全溶解且不再有气泡产生后,往试管内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又立即产生大量气泡,由此可知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过氧化氢, 写出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

(2)小王同学用图2装置,测量生成氧气的体积:测量气体体积读数时,必须待试管和量筒内的气体都冷却至室温时才能进行,因此应选用图2 装置中的____(“A”“B”),选择的理由或原因是___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