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2010?南宁)请你用已经掌握的实验室有关气体制取和净化等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上图中a、b仪器名称:a
酒精灯
酒精灯
,b
水槽
水槽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B
B
(填装置代号),如用C装置收集氧气,如何确定气体已经收集满
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
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
,实验结束时的正确操作顺序为:先
移出导气管
移出导气管
停止加热
停止加热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KMnO4
  △  
.
 
K2MnO4+MnO2+O2
2KMnO4
  △  
.
 
K2MnO4+MnO2+O2

(3)若用F装置收集O2,则O2应从导管口
c
c
(填“c”或“d”)通入.
(4)若用E装置收集某种气体,则该种气体应具备的性质是
密度比空气小
密度比空气小
,试写出一个制取该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2HCl+Zn=ZnCl2+H2
2HCl+Zn=ZnCl2+H2

(5)某课外小组的同学用上图B装置使草酸分解并用如下装置探究草酸分解的产物:

①该装置中,A的作用是
检验是否有水生成
检验是否有水生成
,C的作用是
检验二氧化碳是否被除净
检验二氧化碳是否被除净

②实验观察到A处无水硫酸铜变蓝,B和F处澄清石灰水都变浑浊,C处澄清石灰水无混浊现象,E处黑色粉末变成红色,说明草酸分解的产物是
水、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水、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分析:(1)根据常见仪器的名称来回答;
(2)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常用装置及注意事项回答;
(3)根据收集气体的常用方法回答;
(4)根据向上排气法收集气体的性质回答;
(4)根据生成物的性质和所见实验现象回答.
解答:解:(1)仪器名称为:a:酒精灯;  b:水槽;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固固加热”型装置,故选B.判断排水法集满时只需要看集气瓶口是否有气泡冒出;为防止水倒吸到试管内,实验结束后应先从水槽中移出导气管,再停止加热;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  
.
 
K2MnO4+MnO2+O2↑;
(3)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收集时应从底进上出;
(4)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该气体的密度应比空气轻,如氢气,其化学方程式为:2HCl+Zn=ZnCl2+H2↑;
(5)无水硫酸铜的作用是检验是否有水生成,若变蓝色就有水生成;C的作用是检验二氧化碳是否被B吸收完全;实验观察到A处无水硫酸铜变蓝,说明有水生成,B处澄清石灰水都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C处澄清石灰水无混浊现象,E处黑色粉末变成红色,F处澄清石灰水都变浑浊,说明有一氧化碳生成;
故答案为:
(1)酒精灯;水槽;
(2)B;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移出导气管;停止加热;
2KMnO4
  △  
.
 
K2MnO4+MnO2+O2↑;
(3)c;
(4)密度比空气小;2HCl+Zn=ZnCl2+H2↑;
(5)①检验是否有水生成;检验二氧化碳是否被除净;②水、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白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应该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选择需要什么样的发生装置;根据制取气体的溶解性和密度的大小选择收集气体的方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2010?南宁)2009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哥本哈根召开,大会主题之一是强调大幅度减少全球碳排放,稳定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以及防止全球气候继续恶化.“低碳生活”成为热门话题.请回答:
(1)下列反应都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试分析判断会给自然界排放大量“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主要化学反应有
①③⑤
①③⑤
(填序号)
①煤燃烧生成二氧化碳;②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二氧化碳;③天然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④碳酸氢钙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⑤石油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2)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气体会变成固体,固体二氧化碳的俗名是
干冰
干冰

(3)二氧化碳是全球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当然二氧化碳也不是一无是处.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自述中,你认为不符合客观事实的是
(填序号).
①我能在灭火中大显身手;②我能参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③我能与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中毒;④固体的我可以用于人工降雨.
(4)为了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改善能源结构,大力开发新能源势在必行.目前,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有
太阳能、风能、
太阳能、风能、
(写两种)等.
(5)科学家正在研究将二氧化碳转化成甲烷(CH4)、甲醇(CH3OH)、甲酸(HCOOH)等化工原料,这些化工原料属于
有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
(填“无机化合物”或“有机化合物”).
(6)在一定条件下,以CO2和NH3合成尿素[CO(NH22]和另一种物质的反应,是固定和利用CO2的成功范例,写出经以上途径合成尿素的化学方程式:
CO2+2NH3
 一定条件 
.
 
CO(NH22+H2O
CO2+2NH3
 一定条件 
.
 
CO(NH22+H2O
(2010?南宁)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学习了酸、碱、盐的知识后,对课本中“酸、碱、盐之间并不是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这句话产生了兴趣,展开了探究性学习.
(1)【提出问题】发生复分解反应应具备哪些条件?
(2)【活动探究】该小组同学进行以下四组实验,发现均能反应,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①硝酸钡溶液与稀硫酸  ②稀硫酸与碳酸钾溶液  ③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   ④硝酸钡溶液与碳酸钾溶液:
Ba(NO32+K2CO3═BaCO3↓+2KNO3
Ba(NO32+K2CO3═BaCO3↓+2KNO3

(3)【理论分析】上述反应未什么能够发生?是因为在这些反应物的溶液中有特殊的阴、阳离子,它们两两结合生成了沉淀或气体或水.如:
①中有Ba2++SO42-→BaSO4↓   ②中有H++CO32-→H2O+CO2↑    ③中有H++OH-→H2O   ④中有
Ba2++CO32-→BaCO3
Ba2++CO32-→BaCO3
两种离子,所以才发生化学反应.
(4)【得出结论】经过分析,该小组同学得出以下结论:生成物中是否有沉淀或气体或水,是判断酸、碱、盐之间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的主要条件.
(5)【形成网络】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某些离子,就可以形成一种知识网络.在网络中,用“--”相连接的阴、阳离子间能两两结合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现有Ca2+、HCO3-两种离子,请将它们填入下面合适的“”内,使其形成一个更为完整的复分解反应的知识网络.

(6)【拓展应用】根据得出的结论,解决以下问题:
已知t℃时四种化合物在溶剂A和溶剂B中各自的溶解度(g/100g溶剂)如下表所示.
物质 在溶剂A中的溶解度 在溶剂B中的溶解度
AgNO3 170 86
Ba(NO32 9.3 97.2
AgCl 1.5×10-4 0.8
BaCl2 33.3 约为0
t℃时表中四种化合物在溶剂A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l2+2AgNO3=2AgCl↓+Ba(NO32
则表中四种化合物中某两种化合物在溶剂B中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a(NO32+2AgCl=BaCl2↓+2AgNO3
Ba(NO32+2AgCl=BaCl2↓+2AgNO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