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2010?梧州)如图是小明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8.5%的蔗糖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配制上述溶液,小明要称取蔗糖
18.5
18.5
g.
(2)上图①、②、④中相同的仪器名称是
烧杯
烧杯

(3)用上图所示的序号表示正确配制该溶液的操作顺序为

(4)若上图③中砝码的质量为15 g,游码的读数为3.5 g,则小明称得的蔗糖质量实际为
11.5
11.5
g.
分析:解答本题即要用到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也考察了配制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步骤,同时也考察了天平的使用.
解答:解:(1)蔗糖的质量为:100g×18.5%=18.5g
(2)在①②④中相同的仪器名称为:烧杯
(3)由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步骤可知操作顺序为⑤③①④②
(4)天平在使用时满足左边质量=右边质量+游码质量所以蔗糖的实际质量等于:15 g-3.5 g=11.5g
点评:本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答题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2010?梧州)梧州市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按照课本实验方法(如图19甲),做木炭与氧化铜反应实验时,发现很难观察到紫红色铜的生成,却往往有暗红色固体出现.他们决定对这个实验进行探究和改进.

【提出问题】暗红色的固体是什么?如何选择合适的条件,使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现象更明显?
【查阅资料】铜有+1和+2两种化合价,通常情况下,氧的化合价为-2,碳的化合价为+4或-4.
【猜想与假设】
(1)同学们认为这种暗红色固体可能是一种化合物,并猜测它的化学式为
Cu2O(Cu4C、Cu2C)
Cu2O(Cu4C、Cu2C)

(2)同学们还认为,通过改变反应物的状态、质量比,以及反应装置,可以使该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减少出现暗红色固体的情况.
【分析与交流】
(1)小吴建议用超细炭粉与氧化铜粉末进行实验.你认为这样建议的原理是
这是固体反应物间的反应,使用颗粒更小的反应物,可以增加表面积,有利于反应
的进行.
这是固体反应物间的反应,使用颗粒更小的反应物,可以增加表面积,有利于反应
的进行.

(2)小周建议用图19的乙装置替代甲装置.与甲相比较,乙装置中将试管直立放
置的作用是
有利于集中加热,获得持续高温.
有利于集中加热,获得持续高温.

(3)对下列三种氧化铜和碳的质量比例,小施建议选择
A
A
(填选项序号)的比例.
A. 32:3       B. 40:3       C. 48:3
你认为小施这样选择的理由是
反应中炭粉会与试管内的氧气反应而部分消耗,故稍过量的炭粉有利于反应
的进行.
反应中炭粉会与试管内的氧气反应而部分消耗,故稍过量的炭粉有利于反应
的进行.

【实验与结论】
同学们决定按改进后的方案进行实验,他们在检验了乙装置的
气密性
气密性
后,往试管中加入已干燥的药品并开始加热,当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刚出现浑浊时,
不能
不能
(填“可以”或“不能”)确定氧化铜和炭粉已经开始反应.
不久,即可看到试管底部变红热,停止加热后,仍能看到红热现象,并沿试管底部自下而上蔓延,这个现象说明该反应是
(填“吸”或“放”)热反应.
待反应结束,先将导气管从石灰水中取出,然后关闭止水夹,让产物自然冷却.若不关闭止水夹,可能出现的问题是
空气会进入反应的试管中,使生成的依然灼热的铜重新被氧化
空气会进入反应的试管中,使生成的依然灼热的铜重新被氧化
.待产物冷却后,同学们终于找到了期待已久的紫红色铜珠,实验获得了圆满成功.
(2010?梧州模拟)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照课本装置(如图1)做“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他们将燃烧匙内的红磷点燃后,立即伸入广口瓶中并把塞子塞紧,待红磷熄灭和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集气瓶中水面变化,发现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1/5.这是什么原因呢?兴趣小组的四位同学就该现象做了如下探究.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并回答有关问题:
【提出问题】
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改进?
【猜想和假设】
排除了属于偶然现象的原因之后,其中三位同学对原因做了如图2的猜想:
对于这一现象的原因,你还能做出怎样的猜想?请写出你的一个合理猜想:
①可能是导管中的气体进入了广口瓶,而原来并没有计算这部分气体的体积;
或②可能是红磷的量不够,导致氧气没有耗尽;
或③可能是红磷熄灭后还没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了弹簧夹;
或④可能是氧气含量减少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红磷就不再燃烧了,使氧气没有耗尽;
①可能是导管中的气体进入了广口瓶,而原来并没有计算这部分气体的体积;
或②可能是红磷的量不够,导致氧气没有耗尽;
或③可能是红磷熄灭后还没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了弹簧夹;
或④可能是氧气含量减少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红磷就不再燃烧了,使氧气没有耗尽;

【分析与交流】
对小周的猜想,大家一致认为小周的猜想不合理,并认为这样做的结果将使误差更大,原因是:
酒精中含有碳元素,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与消耗氧气的体积一致,不会造成气体总体积的减少
酒精中含有碳元素,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与消耗氧气的体积一致,不会造成气体总体积的减少

【实验与结论】
(1)小吴决定使用原装置重做实验,并在实验前重新检验了装置的气密性.小吴检验气密性的正确方法是:
将装置如原图所示重新装配,在烧杯中注入足量水,打开弹簧夹;用热毛巾捂住广口瓶,如果看到有气泡冒出;(或加上:撤掉热毛巾后,导管中将倒吸一段水柱)则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将装置如原图所示重新装配,在烧杯中注入足量水,打开弹簧夹;用热毛巾捂住广口瓶,如果看到有气泡冒出;(或加上:撤掉热毛巾后,导管中将倒吸一段水柱)则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2)为了验证小施的猜想,同学们将500mL的残余气体与足量灼热的铜粉充分反应,结果发现铜粉增重0.028g.(为避免残余气体中CO2及水蒸气可能造成的干扰,在实验前已将它们除去)
由上述实验事实可知,残余气体中
氧气(填“有”或“没有”,如果选“没有”,后一个空填“0”);残余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占
4
4
%(已知该条件下氧气的密度为1.4g/L).
【反思与评价】
针对课本实验装置和操作的不足,小沈同学经过认真思考,改进并设计了如图3实验装置,与原来的装置相比较,请你说出新装置的两个优点:(1)
装置简单、紧凑,操作方便,现象明显
装置简单、紧凑,操作方便,现象明显
;(2)
装置中直接有刻度,方便直接读取数据,利于数据比较
装置中直接有刻度,方便直接读取数据,利于数据比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