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2004?汕头)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当x=12时,则该元素属于(填“金属”或“非金属”),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个电子层.
【答案】分析: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阳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阴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一般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个,在化学变化中易失去电子,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或多于4个,在化学变化中易得到电子,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8个(除氦外)电子,不易得到也不易失去电子.
解答:解:当X═12时,即核内质子数为12,应是镁元素,属于金属元素,该元素的原子的核外应该有3个电子层,由于该粒子质子数多于电子数,说明该微粒是阳离子.
故答案为:金属,3.
点评:主要考查了原子、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及表示的意义,元素的分类和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间的关系.
解答:解:当X═12时,即核内质子数为12,应是镁元素,属于金属元素,该元素的原子的核外应该有3个电子层,由于该粒子质子数多于电子数,说明该微粒是阳离子.
故答案为:金属,3.
点评:主要考查了原子、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及表示的意义,元素的分类和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间的关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2004?汕头)有1包粉末,可能由C、CuO、Fe三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某同学为了探究它的成分,按如下步骤进行实验.
(1)先对实验做了如下设想和分析.取少量粉末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则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如下表所示(表中未列完所有情况).请你完成下表.
(2)通过实验及分析,确定该粉末为C、CuO的混合物.为了进一步探究C、CuO的性质,他又利用这种混合物补充做了下面两个实验.
实验1:将此粉末敞口在空气中灼烧完全,待冷却到室温后,取剩余固体于烧杯中,再加入过量稀硫酸,反应完全后,静置.烧杯中______(填“有”或“无”)不溶物,溶液呈______颜色.
实验2:将此粉末隔绝空气加热(若碳完全反应),待冷却到室温后,取剩余固体于烧杯中,再加入过量稀硫酸,反应完全后,静置.请回答:
①烧杯中______(填“有”或“无”)不溶物;
②若静置后溶液呈无色,则该溶液中溶质是______(写化学式);
③若静置后溶液呈蓝色,该实验过程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Cu+CO2↑
(1)先对实验做了如下设想和分析.取少量粉末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则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如下表所示(表中未列完所有情况).请你完成下表.
烧杯中可能出现的现象 | 结 论 |
①______ | 只含C |
②______ | 含C、CuO |
③有黑色不溶物,有气泡逸出,溶液呈浅绿色 | ______ |
实验1:将此粉末敞口在空气中灼烧完全,待冷却到室温后,取剩余固体于烧杯中,再加入过量稀硫酸,反应完全后,静置.烧杯中______(填“有”或“无”)不溶物,溶液呈______颜色.
实验2:将此粉末隔绝空气加热(若碳完全反应),待冷却到室温后,取剩余固体于烧杯中,再加入过量稀硫酸,反应完全后,静置.请回答:
①烧杯中______(填“有”或“无”)不溶物;
②若静置后溶液呈无色,则该溶液中溶质是______(写化学式);
③若静置后溶液呈蓝色,该实验过程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Cu+C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