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7分)人类生活离不开金属。

(1)铁是生活中常用的金属。某“取暖片”中发热剂主要成分有铁粉、活性炭、氯化钠、水等,其发热是利用铁生锈时会放热。发热剂需接触到空气才会发热,原因是铁要与 、氧气等物质共同作用才会生锈。

(2)CO、C均可和金属氧化物反应,这是因为二者均有 性,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应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能帮助我们进一步学习金属性质。已知下列各组物质间均能发生置换反应。

A.Cu和AgNO3溶液 B.Mg和MnSO4溶液 C.Mn和盐酸

①写出Cu和AgN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Mn、Ag、Mg、Cu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答案】(1)水(2)还原性;2CuO+C 高温 2C u+CO23)①Cu+2AgNO3=2Ag+C(NO3)2

Mg Mn Cu Ag

【解析】

试题分析:铁生锈需要和水和氧气同时接触,Cu和AgNO3溶液反应说明铜大于银,同理得到镁大于锰,锰能置换酸中的氢元素说明锰大于铜,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8分)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整理实验仪器时,发现了一个盛有黑色固体的烧杯。在请教老师后,同学们得知烧杯中的固体是加热制取氧气的剩余物(反应完全),从中可以回收得到MnO2。小组同学将黑色固体取出,并对其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

实验室中可以加热二氧化锰和氯酸钾(KClO3)固体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同时生成氯化钾。

氯化钾溶于水,其水溶液呈无色;锰酸钾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绿色。

.探究黑色固体是哪个化学反应的剩余物。

【猜想】猜想一:H2O2制取氧气;猜想二:KClO3制取氧气;猜想三: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猜想一不成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进行实验】

取少量黑色固体于另一个烧杯中,加入足量蒸馏水溶解,振荡,过滤后得到黑色滤渣和无色滤液。

【得出结论】猜想 成立,理由是

.探究二氧化锰在氯酸钾固体加热制取氧气反应中的作用。

【猜想】猜想一:是反应物; 猜想二:是催化剂。

【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1、取12.25g氯酸钾在试管中加热,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固体融化,产生少量气体,木条上的火星变亮。

2、取12.25g氯酸钾和2.55g二氧化锰混合均匀后在试管中加热,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_______________。

3、待反应完全后,将试管中的剩余物加足量的水溶解,过滤,并将全部滤渣洗涤、干燥、称量。

称量固体的质量是_____g

【实验结论】猜想二成立,二氧化锰在氯酸钾固体加热制取氧气的反应中起到催化作用。

【反思与交流】

小贝同学提出,前面的实验不足以证明二氧化锰在这个反应中起到了催化作用,因为

经过讨论,大家设计了一个补充实验,证明了猜想二成立,请你写出实验操作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