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将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a一定属于化合物 B. b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该反应中c和d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一定是2:1 D. c和d在反应中的质量比为2:1
【答案】C
【解析】解:由表格信息可知,a质量减少了(30g-15g)=15g,为反应物;c质量增加了(20g-10g)=10g、d质量增加了(20g-15g)=5g,为生成物;b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
A、该反应为a→c+d,为分解反应,a一定属于化合物,正确;B、b质量不变,可能为催化剂,正确;C、无法确定c和d的化学计量数,错误;D、c和d在反应中的质量比为:10g:5g=2:1,正确。故选C。
【题目】小明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了镁粉在空气燃烧的实验(如图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实验结束,他发现镁粉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后,产物中还有少量黄色固体。为了弄清黄色固体的成分,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查资料1】
镁能与氮气剧烈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Mg3N2)固体。
氮化镁可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氨气,该气体能是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设计实验】小明用图2所示的实验(部分操作没有画出),验证黄色固体为Mg3N2,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交流与思考】小明发现久置的镁条上有一层灰黑色的“外衣”,这层灰黑色的外衣是什么物种呢?他叫来了小亮、小红一起进行了实验探究:
操作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黄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加热,并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 _____________ | 黄色固体为Mg3N2 |
【猜想】小明认为可能是;小亮认为可能是;小红认为可能是。
小红认为小明的猜想是错误的,其理由是___________。
【查阅资料2】
受热分解产生两种氧化物。
②受热分解产生三种氧化物。
【实验探究】小亮进行实验(见图3),发现试管口有液滴出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同时试管内生成白色固体。
【实验分析】实验后,小亮认为小红的猜想也是错误的,其理由是_________。
【实验反思】要验证小亮的猜想,实际上只需证明黑色“外衣”想形成是否需要二氧化碳即可。为了证明这一猜想,需要进行如下图所示实验中的________(填序号,下同)和_______。
【题目】某小组在学习“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还是溶解在水中?
【查阅资料】①15℃、101kPa时,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如下:
溶剂 | 水 | 酒精 |
溶解度 | 1.0 | 0.5 |
②15℃时,在酒精中氢氧化钠易溶,碳酸钠微溶。
③通常情况下,稀溶液的体积约等于溶剂的体积。
【实验设计】在15℃、101kPa时,制取二氧化碳并用于实验甲、实验乙。
【分析与表达】
(1)如果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氢氧化钠应______________保存。
(2)实验前,两套装置都进行气密性检查,实验甲装置气密性检查的方法是__________。
(3)实验甲中,同时滴入等体积的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后的现象是__________。
(4)实验乙中,将氢氧化钠完全滴入锥形瓶中,注射器会自动向内移动并将酒精推入锥形瓶,活塞的移动速度是________(填答案字母)。
A.先慢后快 B.先快后慢 C.先慢后快,再变慢
实验乙中,还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乙中,120mL酒精_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换成水,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由以上探究可知,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但实验乙的数据还不够准确,造成实验乙误差的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