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图是化学兴趣小组在探究盐酸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时的实验操作图, 将溶质质量质量均为 mg 的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分别滴加在 8 个试管中进行探究。
(实验进行):
(1)化学组长认为该实验不能完整探究 Ca(OH)2的化学性质,他这么说的原因是_____。
(2)下列关于实验结果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管 1 和试管 2 试验后的溶液颜色可能相同
B 实验后的试管 5,6 的溶液混合,则溶液颜色一定呈红色
C 管 3 实验后的总质量一定大于 mg
D 实验后某试管中溶液呈红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溶液变为无色。由此推断,该试管中最初盛有的物质是无色酚酞溶液
(3)实验进行中,有同学认为实验 3 不需要单独进行,他这么说的原因是什么,用化学方程式说明:_____
(实验分析):将实验后的试管 5、6、7、8 进行混合处理,对混合溶液进行实验性探究。
(4)猜测:混合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指示剂除外)溶液呈无色:
I.NaCl, CaCl2, HCl II.NaCl, CaCl2, Ca(OH)2III. _______
①III 的横线处可填
②上述猜测有且只有一个不成立,原因是_____
(5)数据若实验前试管 7 中溶质和氢氧化钙完全反应,则将生成的固体物质和实验后的试管 6进行混合,且试管 6中原本的溶质质量为 ng(n>2m),则反应后生成的气体质量的取值范围是_____(用含 m,n 的式子表达)
(实验总结):
(6)若在试管 6 反应后的试管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探究,用电脑仪器测量密闭容器中的温度和变化曲线,_____溶液中的溶质只有一种。
A A B B点 C C点 D 都不是
新冠疫情当前,建造火神山医院的 HDPE 材料勾起了小明的兴趣,老师告诉小明 HDPE 膜具有极好的抗冲击性和防潮性,是含碳元素的材料,于是小明将4.2g该材料在纯氧中燃烧后按照如下图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的一些数据如表所示,且装置中每步反应均进行完全,下列 说法错误的是()
装置质量 | A 装置总质量 | C 装置总质量 |
实验前 | 100.0 g | 100.0 g |
实验后 | 105.4 g | 113.2 g |
A.装置 B 的作用是让燃烧产物中的一氧化碳全部转化为二氧化碳
B.如果没有 D 装置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C.该材料与葡萄糖属于同一类物质
D.该材料的化学式可能为(C2H4)n
为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小明家购入了3%过氧化氢消毒液和84消毒液[主要成分(NaClO)],小明将两种消毒液混合后,观察到产生大量气泡,为此小明进行了初步探究。
[资料]NaClO遇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HClO,HClO有刺激性气味,是一种酸,酸性很弱,易分解生成盐酸和氧气。
探究一、探究两种消毒液混合产生的气体成分。
[设计与实验]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取“84”消毒液稀溶液于试管中,滴加3%的过氧化氢溶液,___ | 产生大量无色气体,__ | 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
探究二、两种消毒液混合时,NaClO是反应物还是催化剂?
[实验设计]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将注射器中30mL3%的过氧化氢溶液平均分6次注入锥形瓶中。
(1)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将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将注射器的栓塞缓慢向外拉动至某一刻度,观察到水进入导管,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2)再次注入过氧化氢溶液后,待不再产生气泡,记录收集的气体体积(如下表)。(忽略其他有关因素对测量结果造成的影响)
[数据记录]
实验编号 |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第4次 | 第5次 | 第6次 |
量筒内气体总体积/mL | 103 | 206 | 257 | 262 | 267 | X |
[数据分析]表中的数据X=______。
[实验结论]通过分析表中的数据,根据_____,可推知NaClO是反应物。经进一步证明,NaClO与过氧化氢反应后的溶液为氯化钠溶液,请写出NaClO与过氧化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拓展]生活中常用到洗涤剂、消毒剂、染发剂、防腐剂等化学品,使用前需仔细阅读说明书,不能轻易将它们混合使用,否则会因发生反应影响使用效果甚至产生有毒物质,影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