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列装置常用于实验室里制备和收集气体,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    a是
试管
试管
;  b是
水槽
水槽

(2)将装置A、C组合制取氧气,停止加热前,要先将导管移出水面.这样做的目的是
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入试管,使试管因骤然冷却而炸裂
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入试管,使试管因骤然冷却而炸裂

(3)选用装置A制取气体时,对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的要求是
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
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

(4)常温下利用次氯酸钙固体与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B
B
分析:(1)根据常见的化学仪器的名称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
(3)装置A制取气体属于固体加热型制取气体,据此确定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的要求.
(4)根据题意,常温下利用次氯酸钙固体与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属于固液常温型,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仪器a是试管;仪器b是水槽.
(2)将装置A、C组合制取氧气,停止加热前,要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以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入试管,使试管因骤然冷却而炸裂.
(3)装置A制取气体属于固体加热型制取气体,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
(4)根据题意,常温下利用次氯酸钙固体与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属于固液常温型,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B.
故答案为:(1)试管;水槽;(2)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入试管,使试管因骤然冷却而炸裂;(3)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4)B.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熟练掌握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2013?崇明县一模)下列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根据给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
试管
试管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较纯的氧气,应选的装置组合是
AD
AD
(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ClO3
MnO2
.
2KCl+3O2
2KClO3
MnO2
.
2KCl+3O2
,其中二氧化锰是
催化剂
催化剂

(3)B和C装置均可制取CO2,其中C装置的优点是
可控制反应随时进行或停止
可控制反应随时进行或停止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CaCO3+2HCl═CaCl2+H2O+CO2
;证明二氧化碳气体已经集满的方法是
将燃烧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说明已收集满
将燃烧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说明已收集满

(4)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选用了B装置.甲、乙、丙三名同学用所选装置合作实验过程中,橡皮塞突然弹飞,就此异常现象三名同学探究如下:
【问题】为什么橡皮塞会突然弹飞呢?
【查阅资料】
①容器内瞬间产生气体过多,压强过大,可能导致橡皮塞弹飞.
②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溶质质量分数、接触面积、温度、催化剂等因素有关.
【猜想】
甲同学:导气管堵塞或弯折造成.
乙同学:过氧化氢溶液用量过多造成.
丙同学: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过大造成.
【分析验证】通过检查实验装置发现导气管没有堵塞、弯折的情况;与实验成功的小组交流,得知各小组所用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均相同.于是他们否定了
甲、丙
甲、丙
同学的猜想.请你设计实验,验证另一名同学的猜想是导致本次实验橡皮塞弹飞的主要原因.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 论
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等质量的二氧化锰,再加入不同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
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等质量的二氧化锰,再加入不同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
过氧化氢溶液多的反应较剧烈(或过氧化氢溶液多,瞬间产生的气体多)
过氧化氢溶液多的反应较剧烈(或过氧化氢溶液多,瞬间产生的气体多)
乙的猜想正确
乙的猜想正确
【交流反思】老师建议他们可以通过改进发生装置的方法,避免橡皮塞弹飞.你对所选的发生装置有何改进设想?
换成一容积大的反应容器(如用广口瓶、烧瓶、锥形瓶等),并用长颈漏斗、分液漏斗、注射器等加入液体
换成一容积大的反应容器(如用广口瓶、烧瓶、锥形瓶等),并用长颈漏斗、分液漏斗、注射器等加入液体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