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今年我省多地出现雾霾天气,某校在“世界环境日”这一天发起了“向雾霾宣战”的主题活动,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植树种草,美化校园
B.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出行方式
C.使用清洁能源
D.将废纸、落叶等收集起来一次性焚烧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大力植树造林能够净化空气,防止沙尘暴天气的发生,符合该主题;B、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出行方式,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该主题;C、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符合该主题;D、焚烧废纸、落叶等垃圾会产生有害气体和粉尘,污染环境,不符合该主题;故选D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
探究Ⅰ: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确实能发生反应。
【方案1】测定稀盐酸与NaOH溶液混合前后的pH。
测定某NaOH溶液的pH,pH大于7。将一定量的稀盐酸加入该NaOH溶液中,混合均匀后测定其pH,发现pH减小了,但仍然大于7,小组中有的同学认为根据这个测定结果可以认为稀盐酸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你认为他们的结论是否正确: ,理由 。经过讨论后,他们向溶液中又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混合均匀后测定其pH,pH 小于7。
结论: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并且稀盐酸过量。
【方案2】借助于无色酚酞试液。
【药品仪器】
①取 (选填“A”或“B”)中试剂加入至D中,滴加2滴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
②用胶头滴管向①中溶液滴加稀盐酸,红色消失;
③用F蘸取②中溶液,在酒精灯上灼烧,有白色固体产生。
【思考拓展】
(1)如不使用酸碱指示剂,进一步确认步骤③中的白色固体不是氢氧化钠的方法是: ;
(2)探究步骤②中无色溶液中稀盐酸是否过量。
根据上述反应过程中溶液变成无色,不能确定稀盐酸是否过量,兴趣小组同学又分别选取了AgNO3溶液、紫色石蕊试液、铁粉设计实验方案,请你分析并判断:
实验方案 | 实验步骤 | 现 象 | 结 论 |
① | 取样,加入适量的AgNO3溶液 | 出现白色沉淀 | 稀盐酸过量 |
② | 取样,加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 | 溶液变红 | 稀盐酸过量 |
③ | 取样,加入少量铁粉 |
| 稀盐酸过量 |
方案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上述设计方案中,不正确的是 (填“①”、“②”或“③”),错误的原因是 。
请你再设计一个与上述实验不同原理的方案以确定稀盐酸是否过量,你选用的试剂是 。
(3)探究Ⅱ: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下图表示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过程,该反应的本质是 结合生成水。
【题目】以饱和 NaCl 溶液和饱和 NH4HCO3 溶液为原料制备
NaHCO3 的原理为:
NaCl+NH4HCO3=NaHCO3↓+NH4Cl
已知:碳酸氢铵在 40℃受热易分解。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中的四种物质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35℃时,比较 A、B 溶解度的大小:A B。(填“>”或“<”)
②图中表示碳酸氢钠溶解度曲线的是 。(填“A”或“B”)
(2)为探究 NaHCO3 析出的最佳条件,完成了以下几组实验:
实验序号 | 反应温度/℃ | 反应时间/min | NaHCO3 产率/% |
a | 30 | 60 | 86.8 |
b | 30 | 120 | X |
c | 35 | 60 | 89.4 |
d | 35 | 120 | 92.5 |
e | 40 | 60 | 85.3 |
f | 40 | 120 | 85.6 |
①实验 c 和 d 的目的是 。
②表格中 X 的数值可能是 。
A.85.8 B.86.8 C.92.1 D.93.1
③在相同反应时间,40℃时碳酸氢钠的产率比 35℃时低的原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