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中国近两个月发生了好几件振奋人心的大事。一方面,在天、海、空三个领域都实现巨大突破;另一方面,成功召开了“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会议。5月5日,国产大飞机C919成功进行首次试飞,在航班飞行过程中,空中服务员会提供客舱服务。
(1)飞机餐的食品包括:米饭、鸡肉、海带、牛奶等,其中富含糖类的是______,喝牛奶可以补钙,缺钙会导致______。(填“贫血”或“佝偻”)
(2)针对一些身体不舒适的乘客,多数航班还会配备感冒发烧药、胃药、创可贴等常备药物,胃药中有一种碳酸氢钠片,其中碳酸氢钠用作抗酸药,中和胃里过多的盐酸,其原理是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答案】米饭 佝偻 HCl+NaHCO3=NaCl+H2O+CO2↑
【解析】
(1)飞机餐的食品包括:米饭、鸡肉、海带、牛奶等,其中富含糖类的是:米饭。(富含丰富的淀粉,水解后产生葡萄糖)喝牛奶可以补钙,触及骨骼生长,缺钙会导致佝偻病;缺少铁元素会导致贫血;
(2)胃药中有一种碳酸氢钠片,其中碳酸氢钠用作抗酸药,中和胃里过多的盐酸,其原理是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HCl+NaHCO3=NaCl+H2O+CO2↑。
【题目】建立宏观与微观联系是化学常用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客观事实解释不正确的是( )
选项 | 事实 | 解释 |
A | 氧气能被液化贮存于钢瓶 | 分子之间有间隔且间隔能改变 |
B | 用明矾净水 | 明矾可降低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 |
C | 稀盐酸、稀硫酸均显酸性 | 溶液中都含有H+ |
D | 氢气和液氢混合物属于纯净物 | 氢气和液氢含有相同的分子 |
A.AB.BC.CD.D
【题目】某化学小组用生石灰制取氢氧化钠固体,他们将生石灰放入烧杯中,加入碳酸钠溶液,充分反应后冷却、过滤、洗涤得到固体A和溶液B。并完成下列探究。
温度(℃)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NaOH溶解度(g) | 42 | 109 | 129 | 174 | 314 | 347 |
Ca(OH)2溶解度(g) | 0.18 | 0.16 | 0.14 | 0.12 | 0.09 | 0.07 |
(1)固体A中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甲同学:_________;
乙同学:CaCO3,Ca(OH)2,乙同学猜想可能含有Ca(OH)2,理由是____________。
(实验与探究)甲、乙同学为了验证各自的猜想,分别进行实验:
实验内容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甲同学: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再加入稀盐酸。 | 有气泡产生 | 甲的猜想正确 |
乙同学: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水充分振荡,过滤,向滤液中滴加__________。 | 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 乙的猜想正确 |
(反思与评价)小组同学讨论后认为甲同学的实验不能证明固体A的成分,理由是____________,结合甲、乙两同学的实验能证明乙同学的猜想正确,因此确定了固体A的成分。
(2)溶液B中溶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丙同学:NaOH、Na2CO3 丁同学:NaOH、Ca(OH)2 戊同学:NaOH
(表达与交流)
①结合对固体成分的探究,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丁同学猜想正确,理由是______。
②同学们将溶液B加热浓缩,溶液出现浑浊,请解释加热时溶液出现浑浊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③同学们立即变换方案,向B溶液中加入_____,过滤,将滤液加热浓缩至饱和,再____、过滤、洗涤、烘干得到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
【题目】某实验小组的四位同学在探究碱的性质时发现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可溶性碱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他们想进一步探究:不溶性的氢氧化镁是否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为此,他们将适量的氢氧化镁加入到盛有热水的烧杯中搅拌,然后向浑浊的液体中滴加酚酞试液,发现酚酞试液变红,可是过一会儿红色又消失了。四位同学依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分别对上述酚酞试液变红、红色又消失的原因作了如下猜想:
小明:可能是个偶然现象。
小东:可能是浑浊液体中的固体氢氧化镁使酚酞试液变红,氢氧化镁沉降后溶液就变无色了。
小花:可能是酚酞试液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使红色消失;也可能是氢氧化镁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的缘故。
小红:可能是在热水中氢氧化镁的溶解度大,溶液中OH一离子较多,使酚酞试液变红;过一会儿温度降低,氢氧化镁的溶解度减小,溶液中OH一离子变少,酚酞试液又变无色。
(1)对小明猜想“是个偶然现象”,四位同学都认为可以用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排除偶然现象。他们的方法是:__________。
(2)小花认为小东的猜想不正确,她从碱使酚酞试液变色的原理上给予了否定:___________。
(3)四位同学讨论后认为要验证小花的猜想,还需做如下实验,你知道其实验的目的吗?
实验步骤 | 设计目的 |
将氢氧化镁加入到热水中搅拌,滴入酚酞试液,并在上方滴一些植物油 | 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对小红的猜想,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多种实验方案进行证明。请你写出其中一种。
实验方法 | 可能观察到的现象 | 相应结果或结论 |
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