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海水是巨大的资源宝库。以下是某工厂对海水资源综合利用的示意图。
(1)操作I和操作II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母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元素是____;
(2)反应(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反应(1)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答案】蒸发浓缩 过滤 镁 2NaCl+2H2O2NaOH+H2↑+Cl2↑ 复分解
【解析】
:(1)操作Ⅰ中从海水中获取粗盐的过程,属于蒸发结晶;操作Ⅱ分离粗盐和母液可以使用过滤的方法,母液是食盐的饱和溶液,加入石灰乳能生成氢氧化镁,故一定含有钠元素和镁元素,故填:蒸发结晶;过滤;钠和镁;
(2)反应(2)是电解饱和的氯化钠溶液能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反应(1)是氢氧化镁和盐酸的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是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故填:2NaCl+2H2O 2NaOH+H2↑+Cl2↑;复分解反应。
【题目】学习酸碱盐知识后,同学们知道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能发生反应,可观察到溶液变浑浊。甲组同学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却未观察到预期现象。
(提出问题)未观察到浑浊的原因是什么?
(猜想和假设)
①与氢氧化钙溶液的浓度有关。若使用更大浓度的氢氧化钙溶液,会迅速产生浑浊。
②与碳酸钠溶液的浓度有关。若使用更大浓度的碳酸钠溶液,会迅速产生浑浊。经讨论,同学们认为猜想①不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
(进行实验)乙组同学针对猜想②进行实验。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
探究猜想② | 取4支试管,向其中分别加入…… | 碳酸钠溶液浓度/% | 是否浑浊 |
10 | 不浑浊 | ||
5 | 不浑浊 | ||
1 | 浑浊 | ||
0.5 | 浑浊 |
(解释与结论)
(1)补全上述实验操作“……”部分:取4支试管,向其中分别加入2mL,浓度为10%,5%,1%,0.5%的碳酸钠溶液,再分别滴加_______。
(2)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混合出现浑浊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3)乙组实验证明:猜想②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理由是_______。
(实验反思)
(4)丙组同学对乙组所做实验中未出现浑浊的原因进行探究。设计了多组实验,其中部分同学的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
丙组同学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
(5)依据乙、丙两组的实验探究,丁组同学仍使用甲组的仪器和药品对甲组实验进行了改进,当滴入几滴某溶液后,溶液迅速变浑浊。其实验操作是_______
【题目】请根据下图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在______℃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在℃时,向盛有40g甲物质的烧杯中如入50g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g;若将上述溶液降温至℃,则此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计算结果保留到0.1%)。
(3)若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丙物质,最好采用______的方法提纯。
(4)℃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溶液中所含溶剂的质量甲______乙(填“<”、“>”或“=”)。
(5)下表是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90℃时,将一定质量的溶液按图示进行操作:
温度/℃ | 3O | 40 | 50 | 60 | 70 | 8O | 90 |
溶解度/g | 45.8 | 63.9 | 85.5 | 110 | 138 | 169 | 202 |
由信息可知,90℃时的溶液是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图中n的数值为______。
【题目】善于归纳知识,有利于提高学习能力。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 B.化学与生活 |
①化合反应C+O2CO2 ②分解反应H2CO3=H2O+CO2↑ ③置换反应C+2CuO2Cu+CO2↑ | ①人体缺乏碘元素﹣﹣导致甲状腺肿大 ②鉴别羊毛和合成纤维﹣﹣点燃后闻气味 ③用洗洁精除去餐具油污﹣﹣利用乳化作用 |
C.化学实验数据记录 | D.化学中常见的“三” |
①用托盘天平称取7.8g铁粉 ②用50mL量筒量取47.25mL水 ③用pH试纸测得苹果汁的pH为3.2 | ①煤、石油、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 ②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三大合成材料 ③三种常见干燥剂﹣﹣浓硫酸、氢氧化钠、氧化钙 |
A. AB. BC. CD.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