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碳酸氢钠(NaHCO3)俗称小苏打,常用于食品和医药工业。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碳酸氢钠的性质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一:探究碳酸氢钠溶液的酸碱性用pH试纸测得碳酸氢钠溶液的pH=10,由此可知:当向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紫色的石蕊试液时,溶液呈_______色。
实验二:探究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
[查阅资料]:碳酸氢钠受热容易分解,生成水、二氧化碳气体和一种常见的固体物质。
[进行实验]:为验证碳酸氢钠受热时会分解,兴趣小组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碳酸氢钠放到铜片上加热,如下图所示。
(1)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内壁有_______________。
(2)兴趣小组的同学认为充分加热后的固体产物可能是NaOH或Na2CO3。
①他们猜想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探究反应后的固体产物到底是NaOH还是Na2CO3,他们又进行了如下表的实验并得到结论,请你完成下表。
实 验 操 作 | 实验现象 | 结 论 |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固体产物是Na2CO3 |
【答案】 蓝 水雾出现 质量守恒定律 取少量加热后的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再向试管中加适量盐酸(或滴加氯化钙溶液。合理即可) 有气体生成(有白色沉淀生成)
【解析】实验一:碳酸氢钠溶液显碱性,能使石蕊试液变蓝。实验二:(1)因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有水生成,所以加热一段时间后会观察到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2)①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②碳酸盐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而有气泡冒出(或可溶性碳酸盐能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题目】实验室有一瓶保管不当的试剂(如图),其残缺的标签中只剩下“Na”和“10%”字样。已知它是无色液体,是初中化学常用的试剂。某化学小组很感兴趣,决定对其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试剂可能是什么溶液呢?
【交流讨论】根据受损标签的情况判断,这瓶试剂不可能是_____________。
A.酸 B.碱 C.盐
【查阅资料】
Ⅰ.常见的含钠化合物有NaCl、NaOH、Na2CO3、NaHCO3。
Ⅱ.测定室温(20℃)时,四种物质的溶解度的数据如下:
物质 | NaCl | NaOH | Na2CO3 | NaHCO3 |
溶解度/g | 36 | 109 | 21.5 | 9.6 |
【得出结论】这瓶试剂不可能是__________。
【设计实验】
为了检验该试剂中溶质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
操作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
取样于试管中,滴加 氢氧化钙溶液 | _____________ | 试剂中溶质为Na2CO3。 相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
【拓展延伸】
请根据【查阅资料】Ⅱ,设计一个实验区别Na2CO3和NaHCO3:_____________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在探究盐酸的化学性质,做了如下实验:
(1)试管A中的现象是________,反应后试管B中一定有的阳离子是______(写离子符号)。
(2)试管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将D、E两支试管中的废液同时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观察到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生成。同学们将烧杯内的物质进行过滤,对所得滤液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
甲同学猜想:NaCl; 乙同学猜想:NaCl、CaCl2;丙同学猜想:NaCl、CaCl2、HCl;
丁同学的猜想:NaCl和Na2CO3。
【查阅资料】NaCl、CaCl2溶液均呈中性
【交流讨论】甲同学认为丙同学的猜想一定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乙、丁两位同学分别设计如下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
实验方案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乙 |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 无明显现象 | 猜想正确 |
丁 |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稀盐酸 | ______ | 猜想正确 |
【反思评价】实验结束后,甲同学认为_____(填“乙”或“丁”)同学的实验结论错误,原因是_____________。